第44章(1/2)
吴敬轩自打读书开始就跟着钟先生,至今已有十年光景,钟先生的态度和语气,他一听就明了先生是起了收李华为徒的心思。
对此,他倒没什么不平衡,反倒为李华高兴。
别看先生只是个举人,但他却曾耳闻,先生当年本是能考中进士入朝为官的,却因去京赶考时,在京中得罪了权贵,落得个家破人亡,无奈之下弃了科考,返乡做了个教书先生。
李华有这样出众的读书天分,若有恩师悉心教导,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本就有心帮李华一把,先生都有了这般心思,吴敬轩也并不介意再多说几句话,推李华一把,送他上那青云之路。
“回先生,李华身世坎坷,从前并未读过书,上回学生回家时教了他两日,之后学生要回来读书,便将自己从前启蒙的笔录借给了李华,别的就再没有了。”
不过是跟着吴敬轩读了两天书,又拿了吴敬轩的笔录看了两日,竟有如此大的进步。
钟先生震骇莫名的打量着李华,看上去不过十一岁左右的年纪,读书要趁早,李华这般年纪才开始读书已是晚了好些年,即便如此,读几天书就有这般进步,实在是罕见。
若李华打小开始读书,到了这般年纪,还有诸多启蒙的问题不明,他自然不会将李华当回事,可他的得意门生一番话,却是明白了告诉他,面前这个十岁出头的孩子,也是个状元之才。
他看走了眼!
当年他因得罪权贵无缘会试,终身就是个举人,甚至连京城都不敢再踏足半步。
倘若他门下出了两个状元,即便他只是个举人,也足以令他名传天下了。
深吸一口气,钟先生两三步走到李华跟前,面容严肃,“你可愿拜我为师?”
李华登时愣住,忽然感觉自己手肘被碰了一下。
却是将事情原委看得分明的李云裳见弟弟发愣,担心钟先生反悔,才用手肘碰了弟弟的胳膊一下,令其回神,免得继续走神给钟先生留下呆傻的印象。
李华被碰了一下终于回神,终于反应过来自己入了先生的眼,激动的当场跪下来磕头。
“多谢先生愿意收我,李华愿意拜先生为师。”
钟先生见李华下跪磕头,倒也不去拦,由着他跪下来磕头,过后才伸手扶起李华,不再严肃着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