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1/2)
黄雁在灶房里忙活完,擦着手往堂屋里去,进门就看见说笑的姐弟俩。
“你们俩说什么这么高兴?”黄雁问了一句,又看着李云裳,“云裳啥时候回来的?”
李云裳回来的时候,黄雁还在灶屋里,当然是不知道她回来了。
“回来一会儿了,”因为谈好了开酒楼的事情,连契约都签了,李云裳现在心情很好,“娘,吴叔说好的青砖还没送过来吗?”
“还没呢,你爹刚回来过一趟,说是明天才送过来,”黄雁还想问问调料有没有找到的事儿,结果李云裳一问就被转移了注意力,“今天刚打完地基,青砖明天送过来时间正好开始盖房子,明儿娘还要去县里头买些肉回来,大家伙来帮忙,总不能还叫他们回家吃饭。”
李云裳点点头,“这样的话,娘你一个人也忙活不过来,不如出点钱请村里的婶娘过来帮忙,我记得何婶的手艺在村里头是出了名的,算两个铜板的工钱,何婶一定愿意来的。”
两个铜板不是李云裳小气,而是古代的物价比不上现代,两个铜板算作每天的工钱,已经算大方了。
黄雁听了就笑,“这还用你来说?你倒是跟你爹想一块儿去了,你爹早就说过了,请你何婶来帮忙,每天算两个铜板的工钱,村里来帮忙的每人算五个铜板,管饭。”
对于给工钱的事情,李云裳倒是没置喙什么,人家地里的稻谷都还没收,就来帮他们家盖房子,给工钱是应该的,毕竟耽误了大家的事。
李云裳大概算了一下,如果只盖个平房,有十来个叔伯帮忙,也就一个月的时间能盖好,可要是按照她的意思盖四合院,两个月时间都不知道能不能把房子盖起来。
这会儿离过年可就只有两三个月的时间了,盖完房子大概就要过年了。
工钱的话,两个多月算下来,一个人少说也得三百钱,十来个人就超过了三四千钱,加起来工钱就要花掉四五两银子,还没算每天要管的饭菜,总不能天天吃青菜,还是要去买肉和粮食,家里的粮食只能管他们一家五口。
等到年前把房子盖好,爹娘手里估摸着就只剩下十两左右的银子。
好在她已经跟欧阳凯南谈好了开酒楼的生意,酒楼的选址交给了欧阳凯南,有他在,酒楼的位置肯定是人流量特别好的地方。
不过酒楼的装修问题她还是要跟欧阳凯南谈一谈,肯定不能比照现在的这些酒楼,太没有新意。
这些现在说还太早,明天去县里再跟欧阳凯南仔细谈谈。
“叔伯们为了帮咱家盖房子,连自家的谷子都推迟了收,给工钱是应该的。”
黄雁对李云裳说起这个,也是因为银子都是李云裳拿出来的,否则作为父母,其实这种给工钱的事情是不会对儿女提起的,即便女儿都已经长大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