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姑娘心里自然是明白这道理的,但是她也没办法挑拣。
因为若是挑拣了,只怕连这样的亲事都没有了。
二太太随便寻个由头,还能再留她几年。
到时候就真的嫁不出去了。
况且,别说三百两了,就是一文钱不给,大姑娘都愿意早早的嫁人离开这里。
只是没想到,二太太这样苛刻,到了却是卫王妃给补上了。
两个铺子的地契写的明明白白的,都是正经的好铺子,在街面上的。
常年在京城的卫媛儿跟老嬷嬷不会不知道。
真真是用心了。
卫媛儿扑在老嬷嬷身上痛哭了一场,老嬷嬷很是宽慰:“我这辈子唯一担心的就是怕我走了你一个人孤苦伶仃的,如今瞧着你将来的婆母跟相公都好,娘家这边虽然靠不住,但卫王妃心善,你只管好好跟卫王妃处着,往后的日子便不必操心了。”
卫媛儿含着眼泪应下了。
自此之后,卫媛儿对赵月娘便跟对亲娘也没什么两样了。
待南枝他们也极好。
卫媛儿从前也受二太太的苛责,因而虽然琴棋书画一般,算不得什么才女,但是针线绣活儿却是不错。
她给赵月娘、南枝、小桃、小北都做了衣裳跟鞋袜,一面也给殷夫人和殷四郎的生母做了。
殷四郎也是个有心的,悄悄地让人送信过来,送了尺寸,并一些料子,还说了嫡母生母的喜好。
让卫媛儿很是安心。
不仅如此,衣服送到殷府之后,殷夫人还着人又送了东西过来。
同样的三层匣子,上头是不起眼的常礼。
中间却是殷四郎生母给的,下头的是殷夫人的添妆。
殷夫人这样的人家,不可能不知道卫家大姑娘在府里的情况。
所以,借着送衣裳鞋子的来往,给补贴了点儿。
首饰头面不说,还有些铺子里的提货单子,都是付过钱的,直接去挑便是了。
殷夫人给的提货单子多一些,大约是想着卫媛儿有自己的喜好,任由她自己去挑。
殷姨娘不能出府,就没有这些个东西,只给了许多首饰头面。
有些样式不大时兴了,可见都是许多年前的款式了。
但心意是在的。
这是把压箱底的东西都给拿出来了。
老嬷嬷瞧见这些个东西,只觉得从此刻就能放下心来了:“别说这嫡母殷夫人宽厚仁慈,四少爷的生母也是个知礼的。”
卫媛儿轻轻抚摸着这些东西,心里又是欢喜又是感动。
二太太不知道这些,不过知道了也不大在意罢了。
她现在满心都是爵位,如今卫峥不要这爵位了,老爵爷又入定了。
二房跟三房只能想着法儿在不打扰老爵爷的情况下,给老爵爷示好。
因此殷夫人提出婚期,二房也没怎么思量就答应了。
不到半年,卫媛儿就出嫁了。
出嫁之后,卫媛儿陪着殷四郎送殷姨娘回了陕西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