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尚食局众人已尽数被禁军严密控制,三司随即便对尚食局展开了彻查。
其中陈司酝所掌管的司酝司自然也未能幸免,这令她心中满是怨愤。
平日里有好处时轮不到司酝司,一旦出事,司酝司却首当其冲被挑刺。
她已处处谨慎,对经手的酒水严格把关,可即便如此,还是难逃牵连。
所幸众人并未被直接关押候审,而是在逐一问话、登记在册后便被放行。
毕竟尚食局规模庞大,一旦全面封禁,后宫日常运转必将陷入瘫痪。
再者说,倘若真是尚食局有人蓄意投毒,魏尚食等一众女官,如此行事也未免太过愚蠢。
此事一出,常芙、徐嬷嬷等人都为温晴忧心忡忡了好一阵。
好在温晴时刻谨记温以缇的叮嘱,数次险险避开本不该她负责的事务,行事愈发小心,只专注于记录等文职差事。
若非如此,此刻她的嫌疑只怕还要更重。因此她也得以较早脱身。
然而,当温晴狼狈脱身回来时,却不见温以缇的身影。她心头一紧,急忙揪住安公公追问:“大人去了何处?”
安公公闻言,重重叹了口气:“梅宫正被禁军押入大牢了,大人听闻消息,火急火燎地去皇后娘娘宫中等消息去了。”
徐嬷嬷急问:“尚食局那边情况如何?”
温晴神色凝重,心有余悸道:“怕是凶多吉少。多亏我一直牢记大人教诲,凡事谨小慎微,这才侥幸脱身。可如今出了这么大的事,尚食局总要有人担责,就算大家都没参与,怕也难以置身事外。"”
这话如重锤般砸在众人心里,一时间鸦雀无声。
太子与多位官员中毒,这等惊天大案,尚食局首当其冲,就连光禄寺恐怕也难逃牵连。
一路上,温以缇强压心绪,试图以一贯的冷静梳理这桩乱局。
封锁尚食局她能理解,毕竟此事都是因着入口的吃食惹的祸,可宫正司…难道是有人在此事中包庇了?
可为何独独抓梅宫正,还直接将其押入大牢?
哪怕是其下面涉事的女官,梅宫正也顶多被软禁在宫正司等候质询,毕竟都得看着赵皇后的面子。
而不是像这般如证据确凿一样,直接将梅宫正关押!
难道当真和梅宫正有关?
温以缇想到这儿寒意顺着脊背窜上来,指尖发凉。
以梅宫正的谋略,怎会卷入这桩吃力不讨好的事上,从范尚宫和赵皇后的态度来看,二人都在作壁上观,等着坐收渔利,梅宫正却主动搅局,擅自插手,为什么?
绝不可能是赵皇后指使,这其中到底藏着什么隐秘?她与太子有什么仇怨?
“太子......”温以缇喃喃自语,脚步猛地顿在宫道上。
她也听闻过、早年赵皇后曾属意梅宫正入东宫为妾,辅佐自己的孩子,可惜前太子英年早逝,这段姻缘不了了之。
也正因赵皇后赏识,梅宫正才一路擢升至宫正司主位。
难道一切都因为前太子?
温以缇蹙眉沉思,一个妾室之位,怎值得梅宫正赌上全部身家性命?
能在后宫站稳脚跟的女官,哪个不是精于权衡利弊的玲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