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终南山不远的一个普通的医馆中,李莫愁正对着书本认草药,嘴里不停默念:
“三七: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胃经,消淤止血,消肿定痛……”
“柴胡:气微香、味微苦、辛味、性微寒,归肝、胆经,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五味子:性味酸、甘、温,归肺、心、肾经,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李莫愁觉得她真是太不容易了,找了两家医馆药铺,别说免费打下手了,出钱掌柜的都不愿意让她学医。
也是李莫愁低估了这个时代的敝帚自珍。不像现代,只要出钱,想学什么都可以。
现在大多都是家族代代相传。
比如什么父传子,传子不传女,传媳不传女之类,实在没办法才会收徒弟。
但徒弟想真正的学到本事,那也不容易。
束脩就可能成为普通人家沉重的负担,并长年累月的端茶倒水,伺候左右,脏活累活都要干,那真是比伺候祖宗都要恭敬。
就这样也不一定能学到师傅的绝活。
俗话都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师傅都会留一手。
要不然古代好多技术到现在都失传了呢?
最后没办法,李莫愁只好威逼利诱一起来了。又保证不开医馆抢生意,人家这才答应。
李莫愁知道是她显露出的武功震慑到掌柜,人家不敢不答应,并且以后也学不到多高深的医术。
幸好李莫愁也没指望能找到神医教导,只希望能有个领路人学得轻松些罢了。
大不了以后游走江湖,做个铃医。一边给人治病,一边和别的大夫郎中交换心得,相信他们会同意的~~
学中医是很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