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要一起吗?(1/2)
有想法是件很危险的事情,至少对现在的明亦来说。
她承认自己内心不太成熟,跟谢景澄在一起的时候,除了教他专业知识的时候为人师表,显得严肃些,其他时候反而是谢景澄照顾她多些,不论是自己的感受也好,还是生活也好。
但是不管怎么样,她都是他的导师啊。
光是这层关系在这里,他们就是不能在一起的,即使他们的年纪差距并不算太大。
哦,现在已经是姐弟了,但是这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
想到这里,明亦心里就有些伤感,轻轻地叹了口气,抛掉那些杂念,在商店门口多站了会儿。
谢景澄很快就出来了,手里面又多了几个礼物袋子,有些无奈地看着明亦:“明亦姐,你怎么突然就跑了?”
“有点闷。”明亦将自己心里面的想法压抑下去,恢复了平时的模样,“现在好了。”
“那就好。”谢景澄低笑。
明亦突然发现,只要对他有了一丁点的想法,他就连笑,都能在自己心中掀起巨大的波澜。
她不由得侧开了目光,在谢景澄撑伞的时候,稍稍保持了些距离,平视前方。
两人继续往下面逛。同样是撑着同一把伞,但以前他的手总能无意识擦着她肩头的手指,现在触碰不了她了,明亦心里少了些躁动,却多了几分难掩的难过。
夜幕降临的时候,明亦和谢景澄同时回了酒店,庆功宴也开始了。
大家在酒席上尽情撒欢,喝了个头昏眼花,互相揽着肩膀胡乱说话,整个场面乱成一团,直到大半夜了才回去睡觉。然后第二天,大家集体乘坐大巴车,从市区返回学校。
随着这次比赛完美落幕,谢景澄在国赛班的声望也水涨船高。
开玩笑!做泡泡结构和生态系统的主意就是他出的,在比赛中那么危机的时候,他还能保持这么镇定和清醒的头脑,想出这种办法来绝地翻盘,说明他是真的有天赋有实力的!
邹禄也没料到,原本没有报名的谢景澄,最后还是上场了,顶替的居然还是陈濠。
在国赛班下课的时候,他看着陈濠那还没完全消肿,有些红印的眼睛,忍不住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好好加油。”
陈濠心里真的是有苦不能言,除了说“好”,还能说什么呢?
省赛结束后,国赛班的目标便是全力准备国赛。
一队成员是重中之重,二队则是因为谢景澄的泡泡结构,陷入了让人非常头疼的处境。
你说这个方案,细化下来去参加国赛吧,多半是要垫底的;直接放弃吧,又觉得有些不甘,白白浪费了个比赛的机会。
二队的学生和指导老师们都有些焦头烂额,偏偏谢景澄在省赛后,他的位置又由陈濠顶下来了,想问问他的想法都有些名不顺言不正。
最后老师们只能找到明亦,请她给比赛规划案做指导,毕竟泡泡结构是由国外的建筑师设计传进来的,明亦既然一直在国外做建筑设计,自然也会对这块了解得多。
明亦欣然应允,找了些案例给国赛班的老师,又想到这是谢景澄提出来的,便借此机会把他叫到办公室来,科普些相关的知识。
谢景澄乖乖地捧了笔记本,坐在她对面听。
“其实按照现在的技术,想做出这种结构不是很难的事情,但最难的是控制成本,弧形建筑比起方形在消耗上就会大很多……”
提起专业知识来,明亦的话就比平时多了不少,把自己知道的东西,结合着案例深入浅出地讲了,吐词清晰,嗓音悦耳。
谢景澄听得认真,时不时会提出问题,有时候却撑着下巴,带着笑意看她,懒懒散散夹着铅笔的手指就这样松松地垂下,显得愈发修长。
明亦说着说着,被他那目光看得心头直跳,微微蹙起眉头,用笔杆轻轻地敲了敲他的脑袋,不悦地说道:“好好听课。”
自从上次发现自己那危险的想法后,可是做了好久的心理建设才说服自己暂且放弃,现在可不想被这小孩再逗得动了心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