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历2487年,始皇帝12年1月。
吏治革新的诏书传遍天下。
一、三族内为官,为将者,不可超过三人,又三族内为官,为将者,三代而止,五代之后,方可出仕为官。
今三族内为官,为将者超过三人者,暂不撤职,三族内为官,为将者三代而止者,以六十岁为界限,六十岁以上的老臣,不计在内。
二、除大功破格升迁外,官吏以五年为周期,根据考评情况,升迁,平调,降职,期间若有不法,一律革职查办。
三、为官者,三族内不可有人经商。
四、……。
时至今日,大秦培养出的后备官吏虽然已有三万人,但这些人大多出身黔首,学识不多,只能担任县里的厩驺,治狱吏,亭里的亭长,求盗,亭卒,邮人,田典吏等斗食小吏。
其中优秀者可担任郡上的士史、尉史、卒史、主簿、牧师令,县上的文无害,狱掾,田佐部,乡上的乡啬夫、游徼等百石吏。
至于维持国家运转的中高级官吏,县主吏掾,县尉、县丞,县令,以及郡上的功、仓、田、户、狱、兵、贼等曹佐吏,曹掾,长吏,郡丞,郡尉,郡守还得靠老牌的权贵阶层。
故而直接一刀砍是不现实的。
目前大秦的官吏阶层之内,虽然还没有如后世一般一大家子十几口,甚至几十口都尽皆为官的情况,但像王家这样只有王贲,王离两人在朝任职的情况也不多见。
大多数家族都有三四人人,或者六七人在朝任职,比如蒙家,蒙恬和蒙毅各有一子在朝中任职,一个已经外放担任一方县令,一个正任职郎官,待诏禁中。
这样做,既是给大秦的底层官吏留下充足的成长时间,也是给那些老臣、功臣的优待。
就在整个官吏阶层还没从震惊中缓过神来,几百道任命诏书传遍秦国故土,要求他们前往六国赴任。
章台宫内殿。
“想好了?”
“想好了,臣本来就是闲散之人,能躺着绝对不坐着,能坐着绝对不站着。”
“当初接下右丞相之职,也是为了大秦长治久安,万世永存。”
“如今吏治改革的事情已经落地,六国余孽也被清扫一空,地方上的豪强游侠,也有蒙毅,李由,章邯,陈平,喜他们去收拾。”
“内无忧患,外无强敌,所有的事情都已经踏上正轨,臣再担任右丞相已经意义不大。”
“与其继续坐在这个位置上,不如隐藏身份四处去转转,看看臣的那些政策有没有问题,有没有落到实处。”
“再说,臣也不是彻底不管,您只要不收走我的令牌,这章台宫还不是我想来就来。”
说完,秦安嘿嘿一笑。
看着轻松很多的秦安,嬴政无奈,多少人欲爬上高位而不可得,这小子倒好,还嫌弃上了。
不过,辞了也好,这十一年了来,旁人不知道秦安究竟为大秦付出了多少心力,但他却是一清二楚,也该让秦安歇歇了。
“也罢,都随你。”
“那右丞相之职你准备让谁接任。”
“李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