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一句话,立刻让大殿的气氛变得紧张起来,有一种刀光剑影的感觉。
国体之争,其惨烈程度虽不能与战场相提并论,但其凶险程度并无二致。
政见或者站队这种东西,要么别说,别站,一旦说了,站了,决不能迟疑,后退。
“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今陛下创大业,建万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且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
“叔孙通,周王室虽传承八百载,实则不过三百年之旧谈,本尉不再重复。”
“本尉只问一句,有朝一日,若真有田常、六卿之臣,挟陛下以令诸侯,届时,诸公子该怎么办。”
“不起兵,大秦江山社稷则拱手与人,起兵,陛下安危何在,没了陛下的大秦还是大秦吗?”
“李斯,你大胆。”
“李斯,你竟敢诅咒陛下。”
“……。”
李斯刚刚话落,朝堂上立刻炸了锅。
对此,李斯丝毫不惧,重重的向着嬴政一揖后,说到:“陛下,臣刚才所言对陛下多有不敬,请陛下恕罪,但叔孙通所言不无道理,只是这分封之策实乃不智之举。”
嬴政眼睛微眯,一字一顿的道:“廷尉也赞同叔孙通所言?”
“陛下威加四海,天下臣民莫不宾服,但齐、晋之事犹在眼前,故臣以为叔孙通所言不无道理。”
这会秦安也看出来了,这三人在这演戏呢,目的就是他之前说的改革吏治一事。
一开始他还以为政哥是要借分封的事情,弥补一下公子高、公子将闾他们,在对待宗室的态度上,秦朝和明朝是两个极端。
老朱是生怕子孙后代吃一点苦,所以给子孙后代制定的俸禄丰厚的吓人,可以说,明朝基本上是被庞大的宗室拖垮的。
而秦朝不一样,自商鞅变法之后,秦律就明确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高,将闾他们虽是公子,但也只是个称谓,没有封爵,没有俸禄,他们现在虽然还能享受锦衣玉食的生活,可若一直不立功,两代之后,子孙也和黔首无疑。
所以,秦安有理由怀疑,政哥想找个借口给这些孩子们谋点福利。
一县之地的田租赋税,把该上交国库的那些留出来一半交给诸位公子也不是不行。
当然,前提条件是别胡乱生孩子,胡乱分封,想来政哥也不会这么做。
可现在看来,政哥是故意绕过了自己,由叔孙通把事挑起来,再借李斯的嘴把吏治改革的事情说出来,如此,就没人把目光放在自己身上了。
秦安刚欲开口,却见蒙毅起身,“既然廷尉不认同分封之举,那不知廷尉有何高见。”
“田氏代齐,三家分晋之事,无外乎田,韩、赵、魏、智、范、中行氏,世代为官,长期把持军政大权,朝中官吏多为其亲族党羽而已。”
“倘若三族内为官,为将者,不超过三人,又三族内为官,为将者,三代而止,五代之后,方可出仕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