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王逸飞去省外贸,就是想再顺顺这条线,如果能在省外贸打开一个缺口,那么碧岩村的茶叶生产至少可以趋于稳定,不会象以前那样,浪费大量的茶叶资源,这对于接下来实现规模化生产,以及创立自有品牌,都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不过他也知道,柳溪乡的茶叶藉藉无名,他现在要去跑省外贸,完全是拿自己的热脸去贴别人的冷,如果他不找点门道的话,估计多半都不会有成效,所以他在出发之前,给省城的杨治军打了个电话,让他提前帮忙准备一下。
杨治军是他大学时的同学,同系不同班,不过因为王逸飞是系学生会主席,在学校的人面和交情都比较广,所以和其它班的同学都能混个脸熟,再加上他和杨治军是老乡,有好几次一起同车回家,因此几年下来也算是朋友了。
杨治军在省城的电力公司上班,他的工作是家里给他张罗的,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基于先天的不平等吧,杨治军在大学的表现虽然庸庸碌碌,但他是省城人,家境又比较好,所以他毕业后的工作环境,与王逸飞有天壤之别。
不过王逸飞对这些并不在意,他不是那种仇富或仇贵的愤青,因为他认为,别人之所以有这种先天的优势,那是因为他的上一辈奋斗的结果,这种奋斗同样应该得到尊重,所以他现在能做的,不是如何去嫉妒别人,而且用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差异。
而且他也相信,虽然每个人的起跑点不同,但是只要他肯努力,在未来他一定可以赶上,甚至反超这些具有先天优势的同龄人,这也是他面对那些富二代,或者是官衙内时,从来不会感到自卑的原因。
这次他找杨治军,是因为他以前听他过,他有一个远房亲戚也在省外贸公司,好象还是一个什么部门的小官儿,俗话说,朝里有人好办事,所以王逸飞才想到要找他帮忙。
对于同学之间的这种帮忙,他也有自己的看法,首先,他不认为同学是一种免费资源,可以无限制地加以利用,如果你这样想,可能最终会失去这份资源,但是同时,他也承认同学关系是一种不可复制的人脉资源,如果合理使用,可以产生长足的效益。
因此他虽然已经下挂到碧岩村,现在要找省城的同学帮忙,他并不觉得有什么难为情,因为他坚信,他的人生决不会在碧岩村止步,所以他以后一定能够还上这份人情,再说只要碧岩村的茶叶确实能够打开销路,那么即使给杨治军付出一部分报酬做为介绍费,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下午五点四十分,王逸飞经过一天的颠簸,终于到达了省城蓉城市,他在平顺酒店住下后,先清清爽爽地洗了个澡,然后便顺着金台路溜达,准备随便找个餐馆解决晚饭问题。
蓉城市横跨染江,分为东西两个大块,东城区是老城,基本上可以算作是蓉城市的政治文化中心,西城区是新城,以大型商业区为主,后来随着商品房的大规模兴起,也逐渐成为主要的居民住宅区。
而金台路就在东城区,与染江之间只隔着一条沿江路,以经营各种特色餐馆和夜市大排档为主,因此在夏天的傍晚,许多人都喜欢来金台路消费,然后到江边走走,吹吹江风,看看染江的夜色。
王逸飞走到金台路与华泉路的交叉口,忽然看见一个女孩子从侧面直直地向他冲过来,他吃了一惊,忙侧身往旁边一闪,他这一闪,人是被他躲过去了,但是那个女孩子却象是中了风一样,扑地一下软倒在他面前。
他这一惊非同小可,于是赶紧停住脚步,回身想要察看一下她是怎么回事,就在这时,两个身穿黑色夹克的男子急匆匆地从后面跑过来,他们看见地上的女孩以后,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喜色,其中的一个男子下意识地向四周看了看,然后对自己的同伴呶呶嘴,俯身抱起那个女孩就想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