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我找刘二家的,劳烦通传一个。”
天还没有亮出第一缕光,宝亲王府大门旁的西角门前就有一粗壮妇人推着板车,车上满登登地装着瓜果时蔬。
角门前两个腆着肚子抱着胳膊正高谈阔论地被叫一声,这才循声看去。
妇人粗布衣衫上面已是有一层晶莹露珠,估摸昨儿一晚上就在城门外等着了,今儿城门一开立刻赶了过来。
两个对视一眼,刘二家的是宝亲王妃陪嫁家的,恐不敢耽误王妃的事情,一个立刻回了门去叫人,另一个在角门腆着站着。
不久,一个穿着银红小褂并灰蓝绸裤的姑娘,已经收拾立正地走了出来,一看到粗壮妇人脸上露出笑来,连声叫着“刘家大嫂怎的这么早可就来了,快随我进来罢。”
刘大嫂也陪着笑寒暄,二人一同推着板车跟着蕊儿从东角门进去,走到东配殿,就把板车放在了院里。
“刘家大嫂,你且在这里吃盏茶,捎带休息一会,我去知会刘嬷嬷一声。”,蕊儿轻轻拍拍刘大嫂,让她安心坐着,就先出去了。
沿着东路继续往前走,洒扫奴仆已经把院子收拾周正,穿过多福轩,几个小厮正擦拭厅内四周挂满福寿的字匾,再往前走就到了后进院落的正房,乐道堂。
蕊儿远远就看到了王妃身边的陪嫁刘嬷嬷,正准备快步挪过去,走近了才发现她面上略带凝重神色在堂外恭敬站着。
蕊儿放慢了脚步,观望一阵,就看王妃气冲冲地使劲儿甩了手里的锦娟,扶着刘嬷嬷迈了门槛,对着门口吵了两句,就带着一众丫头们走了。
眼看着刘嬷嬷越走越远,蕊儿赶紧快步跟上,悄悄挪到嬷嬷身边,把刘大嫂的事情低声说了,刘嬷嬷回说让她且等着罢,就快步与王妃一同往前走了。
刘嬷嬷今儿一大早来乐道堂伺候王妃梳洗,刚到屋里,隐约听到王爷与王妃在争论屋子什么大堂事情,她赶忙低下头悄声退到门口。
别看刘嬷嬷自王妃小就跟着,却从不拿乔,是个极守规矩,主人家的事可从不打听,王妃也是极喜爱她这一点。
许是今日王妃气的狠了,刘嬷嬷与蕊儿说完回来后,王妃一言不发,一行人跟着王妃往中路的银安殿走去。
银安殿是王府最大的殿,平日里可不会轻易开启,只有重大礼节才开,整个殿面阔五间,上头是皇帝亲赏的重檐歇山顶,绿色琉璃瓦。
墙上是等级最高的旋子彩画,金琢墨石碾玉,龙锦枋心,墨线小点金,这可是皇帝专用的和玺彩画外,最高规格的了,全上京的王府也就宝亲王有。
“你们把银安殿仔细打扫着,干好了自有你们的好处。”,王妃吩咐完,后面跟着的一众丫头婆子顿时四下散开,擦墙地,扫灰的,上大漆地,都忙碌起来。
刘嬷嬷见日头要起来了,恐累着王妃,就引着往后头嘉乐堂走,这是中路最后一间正厅,前面有一排廊檐,可以浅坐。
谁料屁股刚坐下片刻,就听见王爷在前面大喊“回去!回去!”。
王妃听到了,即刻站立起来。“腾”地跑了过去。
刘嬷嬷也赶紧拎起腿脚,快步跟上。
“不许走,好生给我收拾!”
“王妃你不许再胡闹,银安殿哪有宴饮的先例,那是不顾祖宗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