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池浩来到华国后,参加的第一个正式会议。
也是迄今为止,他参加过的规格最高的一次大会。
作为会议的主办方,程天宇主持会议的风格,和他的外表给人的印象相当一致。
高效,强势!
有他坐镇,会议上少了很多杂音,大家都不怎么讲废话了。
难怪才刚过去三天,项目就往前推进了一大步,都已经定下采用哪个方案,来解决W小行星的问题了。
池浩只旁听了一小会儿,就感觉到,程天宇是位非常博学,并且逻辑性极强的领导者。
每位研究员发言时,他并不多话,而是认真的聆听。
他也并不做笔记。(小赵:废话,笔记都是老子在记)
听到关键数据时,他还会邀请汇报的研究员,将关键的数据,展示在那块巨大的电子屏上。
随着会议的推进,讨论越来越专业,电子屏上的数据也越来越详实。
当最后一位研究员发言完毕后,程天宇将大家的数据汇总起来,电子屏上,显示出了一条清晰的路径。
可以看出,W小行星的运动轨迹是一个扁扁的椭圆,约两年后,它会从蓝星南极上方掠过,在第六年时,抵达距离蓝星最远的那个点,之后开始折返。原本应在第八年底,与蓝星擦肩而过,却由于此次距离比较接近,受蓝星引力捕获,在接近一年的绕行之中逐渐接近,并最终砸向蓝星。
而从东北方向向蓝星飞来的W小行星,在安装推进器后,其运行轨道将逐渐向南转向。在第九年,可实现由西南转向正南,完成30度角的偏移。
转向后的小行星,会沿着新的路径,飞向正南,从而摆脱蓝星的引力,避免了和蓝星的相撞。
一旦成功,这将是一项伟大的壮举。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预测近蓝星小行星运行轨迹,通过人为改变其运行轨道,将威胁提前消灭在蓝星以外。
可如果项目失败的话......
经济上的重大损失,以及华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下降负面影响,都不算什么了。
单是想想小行星撞击华国会造成的灾难性影响,就是不可承受的后果。
所以这个项目,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池浩看向屏幕上的数据组。
这些数据,主要分为了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安装推进器之前,对W小行星运行轨迹的预测。
采用的,是他提供的数据。
而第二部分,则是在W小行星身上安装推进器之后,W将如何变向,以及新的轨道的推测。
这部分的预测,是王鲲团队完成的。
池浩直接看向了第二部分。他直觉这部分的结论,有问题。
他将目光凝注在推论过程上。
对推进器产生的推力计算,没问题。
推力会导致的角度偏差,也没问题。
可是,他心里冥冥中有种直觉, 最后的结果,不该是这样的。
由于现场提供的这些预测数据,在这三天里,已经提交到第三方,通过了多方论证。因此程天宇并未在这一步停留太久,而是继续往下推进着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