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远山上有一隐世高人,乃段鸿正年轻时的故交。
此人不仅是政治谋略的个中好手,还有着一身好武艺。
次子的体弱之症一直是他的一根心头刺。
在小承川又一次因吹风而病倒后,段鸿正狠下了决心,不顾妻子的阻挠,将这病弱儿子送上了西远山,交予他那故交。
段承川年少早慧,又有韧劲,同样不喜自己这具动不动就生病的身子,于是咬着牙跟师父从根基开始打起。
挑水砍柴,马步打拳,曾经娇生惯养的大少爷拒绝了母亲要派人上山照顾他的请求,一次次倒下又一次次爬起。
这般孤注一掷的训练,倒真让段承川练出了成效。
当他能够一口气从山下挑着水走到山顶,能轻而易举将水缸举过头顶,师父终于开始正式教他习武。
而这一开始,便是十余年的时光。
与山林为伴,与鸟兽同眠。
当然这些年间,他也未与京城那边断了联系。
除丞相一家总是借着避暑的理由上山看他之外,那李廷璋从小太子到登帝位的漫长时光,也没少给山上的段承川写信诉苦。
由此,段承川虽远离京城纷争,对朝堂却仍有大致了解。
再加上他这师父不仅教授武艺,政治谋略皆有涉猎。
段承川这些年在山上学到的东西,并不比在家里少。
而下山的契机,正是来自李廷璋的一封信件。
其上说道,先帝意外去后,他仓促登基。虽一系列大刀阔斧后镇住了表面的动乱,却仍存着内忧外患。
近日,他收到秘密消息,朝中有一股联合势力勾结异族,图谋深远。
而曲阳侯府,便是其中露在表面最浅显的一环。显然是被当做了壁虎的尾巴,一旦出现危机,大势力便可断尾求生。
信上还说道,这股势力也许在他父皇那时便已经开始了,只是背后之人谨慎,徐徐图之,此前才未被发现端倪。
如今政权变换,年轻的新帝登基,有些人坐不住了,这才露出了些许蛛丝马迹。
而李廷璋想要做的,便是从曲阳侯府下手,抽丝剥茧,彻底灭了这股庞大的势力。
他思考了许多卧底人选。
要头脑清明,身手藏而不露。
还要京中无人认识,十成十的生面孔。
最最重要的,是要对他忠心。
如此,李廷璋在一一排除了数十人后,想到了段承川。
信的最后,他甚至没有承诺什么高官爵位,金银珠宝,只落下一句。
“阿毛,助我。”
段承川告别师父下山的那日,并没有让丞相府众人知道。
其一自然是因他此行需保密,而这其二嘛...
段鸿正有二子。
长子文韬武略,在朝为官,夫妻和睦。
他没有什么不放心的。
唯这次子,从小体弱,为增强健体在山上又受了不少苦。他觉得亏欠。
他已与老友商量好,明年开了春便接段承川回府。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