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朱标身死,老朱的抉择(1/2)
朱棣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甘,正如老朱所想,刘三吾之于他可丝毫不吝于楼兰之于中原王朝。
我还没动手,你怎么能自己就先没了呢?
若是刘三吾能活到建文四年。
那他能保证,刘三吾的排场,绝对不会比建文三傻低!
而此时的刘三吾,身体早就抖成了筛子,一张老脸更是难看地好似下一刻就要哭了出来。
若不是害怕身边有锦衣卫,他多少也得喷这父子二人一顿。
什么叫他运气好?
意思是如果他还没死绝对让他生不如死是吧?
但他有再大的怨气也只能自己吞下去,不然或许还不用朱棣出手,老朱就会先一步弄死他。
......
而程峰这边,仍旧还在继续。
“说完诸王身上的问题,再来说一说朱标这一脉的众皇孙们。”
“懿文太子朱标一生育有五子。”
“老朱对于作为长孙朱雄英倾注的心血丝毫不比朱标来得少。”
“但随着朱雄英和朱标的意外身亡,无法立其他诸王的情况下,老朱只能在另外四个皇孙中做出抉择。”
“这里还需要提到一个点。”
“空印案、郭桓案和胡惟庸案后,淮西勋贵势力遭到了极大的打击,世家文官集团趁此机会崛起。”
“而常氏薨逝后,太子朱标的侧妃吕氏被扶正,所以作为庶出的吕氏之子也被扶正成了嫡子。”
“但朱允熞和朱允熙年岁太小,并不在老朱的考虑之中。”
“所以老朱的选择就只剩下了两个,即吕氏所出的次子朱允炆,以及常氏所出的三子朱允熥。”
“其中朱允炆背后代表的,是以吕家为首的文官集团。”
“而朱允熥背后代表的,则是以蓝玉为首的淮西勋贵。”
“彼时的淮西勋贵势力虽然遭到了老朱的打击,为首几人或被清算、或因病而亡,可也不是文官集团能够抗衡的。”
“但这些勋贵势力的底子大多都不干净。”
“贪污受贿、结党营私、鱼肉百姓、强取豪夺......”
“之所以未被老朱清理,是因为这些人都是他留给朱标的班底。”
“可随着朱标身死,这些人也就没多少的用处,甚至危害要更大一点。”
“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老朱无法保证朱允熥能够驾驭这些人,毕竟蓝玉的桀骜就连老朱都感到头疼。”
“而朱允炆就不一样了,文官势力集团做大虽然同样不好,但文官至少不会明着造皇帝的反。”
“另外朱允炆还有着母亲吕氏和外祖父吕本的协助,依靠吕家的势力朱允炆想要坐稳皇位并不难。”
说到这里,程峰耸了耸肩,并未接着说下去。
但即便他不说,天幕前的一众帝将王侯也容易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皇位更迭,向来都是一个王朝最凶险的时刻。
大明的这个局面,可以说是老朱一手造就的,他想要创造一个万世帝国的野心太大太大。
可当朱标一死,这个布局的最大一环就出现了问题,甚至已经到了几乎无法挽回的地步。
这种情况下除非老朱能够找到长生不死药。
不然他只要一死,大明绝对就会陷入到前所未有的乱局之中。
而此时的大明建文一朝。
刚被封为吴王却因朱棣靖难而未能就藩的朱允熥正看着天幕。
听到程峰的话,他的嘴角不禁浮现了一抹苦涩。
“原来...如此么......”
他一直都以为是因为自己的问题,所以不被老朱喜欢。
却没想到其中涉及的利益居然如此之多,就连他最尊敬的皇爷爷也到了不得不做出一个选择的地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