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战场已经进入了僵持阶段,虽然战斗仍然十分激烈,但战争的焦点逐渐从大规模地面攻势转向谈判桌,同时伴随着一些重要的军事行动和战役。
一大早何大清就赶到征兵部,墙上贴着那经典标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看着人头攒动,何大清心中泛起感慨,若非这群铮铮铁骨的青年,国家怎能如此迅速从废墟中重生?时下,常有人举邻邦白象国为例,言其即将赶超我等。何大清不禁摇头,诚然,白象国确有其长处,他们有一些地方确实做的不错,他们的软件类,聚集了大量技术人才,全球许多大公司将其技术支持和开发工作外包给印度。他们的制药也是非常厉害,印度是全球最大的仿制药生产国,生产的药品销往世界各地,尤其是美国和欧洲。
他们要赶上甚至超越龙国,其实也只需要几个条件,第一:2000万白象精英愿意牺牲自己的一切,前扑后继为国家发展和原始积累做出超强地基。第二:他们的人民愿意接受来自世界的排挤,孤立,封锁硬着骨头发展科技生产力,平地起高楼。那么便大势已成。
但一个国家的崛起,绝不单单靠的是一两个行业的发力,苏联的大小脚我们历历在目。当然,你可以说时代在变迁,但今人也照古时月,谁知道呢。正在回忆中。
“同志,同志。你是来报名的吗?”何大清回过神来:“是的,同志。”
“籍贯是?”
“四九城。”
“几岁啊?”
“35岁。”
“家里几个人?”
“就一对儿女,最大的17。”办事员一脸诧异地抬起头:“同志,你这有儿有女的,你确定还要参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