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逐宋一统(1/2)
金国虽灭,但女真旧地并不安稳,时常还有残余女真袭扰,辽东一时不得撤军。
更麻烦的是,灭了金国之后,蒙古草原诸部趁护民军对北方草原掌控不足,接连占据原金国北京路、西京路大部分区域,劫掠牛马无数。
为消除蒙古隐患,刘安不得不插手军事、政事,令王元、张维分别在原西京路丰州、北京路庆州开贸互市,加强与蒙古诸部的联系,削强补弱,均衡各部,以防草原突然坐大,南下袭扰。
经过一年努力,仍然与战国为敌的辽东女真残余最终被清剿干净,辽东趋于平稳。
长江以北千里疆域统一,靖康之耻得雪,战国五年春夏之际,襄阳城首次开科取士,陆游以下一百二十七人得赐进士及第、出身。
同年,绍兴二十四年三月,南朝于临安举行科举考试,礼部奏名举人张孝祥以下三百五十六人赐进士及第、出身。
这一年两国隔江对峙,仍然保持和平,连续四年未起摩擦争斗。
转眼进入战国六年,一直存在的南北正统之争,在士子之间进入白热化,诗词文章隔江频传,旧友故人对骂反目。
争到后来,学子联名上书、官吏纷纷上奏:一统南北,方为正统!
五月初六,宰相黄诚召集议政阁员议事,决定是否对南朝用兵。
五月初八,全员表决年内对南朝用兵,一统南北。
同日,任命枢密使梁秋为统帅,孟修、孙正为副,负责渡江统一问题。
当月开始悄然准备,趁夏粮收割、秋粮抢种,河北、中原兵力暗中向长江一线调动。
七月初三,西路荆湖护民军从复州、黄州、汉阳同时发起渡江战役,合攻鄂州城。
同日,东路护民军从淮西和州、淮东扬州发起渡江战役,西攻建康府,东攻镇江府。
四年准备,千船齐渡,势不可当,匆忙之间,宋军不敢应战,东路军先头部队轻松登岸,很快建立登陆阵地。
一天之内,护民军在建康、镇江二府附近分别集结两万精兵。
隔天便开始对两座沿江重镇展开强攻。
随着渡江的护民军越来越多,宋军军心溃散,先后弃守,护民军轻取建康、镇江二府。
稍作休整,继续向南杀去。
随后几天内,集结于江北的二十万大军全部渡过长江,铺天盖地向临安扑去。
听闻护民军突然发动渡江战役,临安朝廷震惊,还没等商量出办法,便得到镇江、建康失守的消息。
情急之下,临安急令杨沂中、李显忠各领五万兵马北上阻击。
七月初八,护民军与宋军战于溧阳,宋军大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