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几个人围坐在一起,展开了一场深入而热烈的商量。他们各抒己见,争论不休,气氛紧张而又充满期待。经过长时间的探讨和权衡,终于达成了初步的共识。
4 营新兵营经过慎重考虑,决定留在团部附近。这一方面是因为新兵们能更直接地接受团部的指挥和系统训练,在团部的严格指导下迅速成长为合格的战士;另一方面,团部有任何紧急任务或突发需求时,他们能以最快的速度响应,成为团部坚实的后备力量。
其他的几个营也明确了各自的行动方向和使命。一营毅然朝着东北边开拔,那里山峦起伏,地形复杂,充满了未知的挑战和潜在的敌人。他们肩负着艰巨的任务,不仅要在陌生的环境中开辟出新的根据地,为部队的发展拓展空间,还要时刻保持警惕,侦察敌情,为后续的行动提供准确的情报支持。
2 营则坚定地向着东南边挺进,那个方向资源丰富,但民情复杂。他们需要运用智慧和策略,去整合当地的资源,与民众建立良好的关系,同时守护好这片区域,防止敌人的渗透和破坏。
3 营毫不畏惧地朝着西北方向前行,那里或许会遭遇敌军的主力部队,也可能面临各种意想不到的突发状况。但他们满怀勇气和决心,准备迎接一切艰难险阻,为新一团的战略布局打下坚实的基础。
至于骑兵营和炮营,他们的位置安排至关重要。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将他们部署在相对居中的位置,形成一个稳固的三角形,紧紧围绕着团部。这样巧妙的布局有着多重优势,既能保证在关键时刻,他们能够以风驰电掣般的速度驰援各个方向的作战部队,迅速扭转战局;又能在平时进行集中训练和休整,让装备和人员保持最佳状态,以随时应对可能爆发的战斗。
团部和 4 营稳稳地位于整个布局的核心位置,团部处于最后方,承担着处理周边地区土匪等治安问题的重任。他们要维护一方安宁,保障百姓的生活安定,为新一团创造一个稳定的后方环境。同时,团部还需高瞻远瞩,统筹全局,为各个作战部队制定精准的战略指导,提供充足的后勤保障,确保部队的战斗力持续提升。
新一团分兵各自出发后。
炮营和骑兵营时刻保持高度的战备状态,枕戈待旦。他们的战士们日夜操练,熟悉装备,随时准备听从调遣。一旦一营、二营和三营遭遇紧急情况,他们将如利剑出鞘,以雷霆万钧之势迅速支援。
张良通过系统详尽且精准地获知了新一团在战场上取得的一系列辉煌成果,包括成功打掉炮楼的具体数量,以及英勇无畏地攻打战俘营的出色表现。当了解到这些令人热血沸腾、振奋人心的消息后,张良没有丝毫犹豫,果断地从系统中进行了物资的兑换。而且,他还格外慷慨,不仅准备了原本规划好的物资份额,更是特意多加了整整 10 吨猪肉、多达 20 吨的白面以及分量不轻的 2 吨药品。他一心想着要将这些物资尽快送往新一团,好好地犒劳一下那些在战场上浴血奋战、英勇无畏的战士们。
张良带领着装满物资的队伍,浩浩荡荡地进入了八路军的管辖地界。然而,仅仅走了不到半天的时间,就意外地遇到了由张大彪亲自率领的队伍。张大彪远远地瞧见张良的队伍,眼神瞬间亮了起来,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脚下的步伐也不由自主地加快,急忙朝着这边赶过来热情地打招呼。同时,他的心里也在暗自琢磨着:“这可真是个财大气粗的主儿,哪怕只是随便从他这儿漏出点肉来,都足够我一营的兄弟们敞开肚皮吃个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