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医院门诊大楼这几十家住户,除了沈芙蕖家和姚小远家,也没有谁囤积了足够的食物,能捐献出来的物资也有限。
总共几十斤大米,十来斤面条,对于一百多个饥肠辘辘的灾民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
就连餐具,都只有那么有限的几个。
前一个人吃完,用外面的雨水冲一冲,又轮到后面的一个人。
姚永奇只好不断地提醒,这些餐具,在煮饭的时候,一定要放到锅里好好蒸一下。
好在张德顺的组织能力,还算不错,这些人,他大多数认识,也就可以避免有人反复排队的问题。
在他几个工友的帮助下,每天组织灾民们轮流吃饭,总算是没有出现大的混乱。
不过,连续多日,大雨没有丝毫变小的迹象,水位似乎还在上涨,就连二楼的房屋中,都出现了进水的现象。
有些体弱的灾民,甚至开始出现发烧的迹象。
如果疾病在这些灾民中蔓延,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县医院的医生,纷纷出门,也自愿拿出家中储备的药物,为生病发烧的灾民,作简单的医治。
绝望的情绪,开始在灾民中蔓延。
哭声骂声,因为一点点小事的争吵声,夹杂着有气无力的呻吟声,在楼道中此起披伏。
如果救援还不来,很难想象,县医院门诊大楼上,会发生什么。
屋里的沈芙蕖,虽然境遇比屋外的灾民好了许多,也是每天焦急地盼望着救援。
不过,她知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上世纪八十年代,救灾的响应能力,和现在根本无法相提评论。
况且,这一场肆虐整个西南地区的洪水,真的可谓是百年难遇,来势之凶猛,面积之大,和世纪之交的那一场,不相上下。
被洪水围困的第四天,灾民们,终于等来了救援!
每天都困在这不到五十平米,狭小闷热暗黑的两间小屋里,沈芙蕖的生物钟,已经完全紊乱。
当她被屋外一阵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惊醒时,已经不能分辨是什么时间。
芙蕖跳下床,打开防盗门上的小窗往外看去。
几艘红色的皮划艇,带着几只木船,出现在她的视野中。
接连几日,洪水中飘过来的,只是烂木头和发白的尸体,这几艘船,无疑给绝望中的灾民,带来了些许的希望。
这几只皮划艇和木船,晃晃荡荡,划到了县医院的家属区,缓缓地向门诊大楼靠近,渐渐地,已经可以看清船上人的脸。
每只皮划艇上,都坐着几名士兵。皮划艇上,貌似还装着几只袋子,可能是带过来的救援物资。
为首的那只皮划艇上坐着的,居然是县医院院长郭德清!
郭德清的岳父,曾经是南嘉县卫生局局长,住在县委山上。
郭德清和芙蕖的父亲沈伟一样,出身贫寒,和县卫生局局长的独生女儿结婚,算是入赘,如今是和岳父母以及老婆孩子一起,住在县委山上。
县委山地势高,这次洪水,没有受灾。
郭德清的手上,拿着一只高音喇叭,他向楼上围观的灾民频频挥手,拿起喇叭说道:“同志们,让你们久等了!”
“县委领导在洪水来临的时候,心急如焚,日夜奋战,经过多方协调,终于找到了这几艘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