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宫,朱雄英一行人首先去了朱允熞所说的那个地方,看一看是什么样子。
到了地方入眼的是一座二层小楼,朱雄英初次踏入便觉满意至极。青瓦飞檐下,门脸宽敞,一楼内里空间方正,摆得下十几桌,前庭明亮可迎食客,后院还能安置灶火、储物。二楼可以设置雅间,烟火与雅座两不相扰。
兄弟几人站在空落落的屋内,尘埃在光影里飞舞,眼中却仿佛是未来人来人往、热闹涮锅的盛景。只不过朱允熞的脸上更多的是感怀,这个地方是他难得的与父亲朱标相处的回忆之地,触景伤情,难以抑制。
那是好些年前了,朱元璋在应天城中寻了处清幽所在,精心布置一番,赠予朱标。朱标轻车简从出宫,本意是独自来瞧瞧这新得之地,日后或可在此休息一下、暂避繁琐宫务,却在东宫门口恰好碰上了年幼懵懂的朱允熞。
彼时的朱允熞,仰头望见父亲,眼中满是孺慕与怯意,朱标平时忙于政务,看到好久不见的小儿子,心生怜惜,俯身牵起他的小手,温和笑道:“熞儿,随为父出宫去看看吧。”朱允熞受宠若惊,赶忙点头。
到了小楼,朱标耐心地给朱允熞讲解每一处地方的作用,手指拂过窗棂,说着有趣的故事。那是朱允熞记忆里,父亲的声音最温柔、陪伴最亲昵的一次时刻,暖煦日光透过窗纸,映照着父子俩相依的剪影,仿若时光都凝在了那方小小天地,满是融融温情。
可谁能料到,岁月无常,生老病死如一道无法跨越的天堑,朱标溘然长逝,往昔温馨恍若一梦。再回首,虽然这里还一直归东宫掌管,但是这么多年,朱允熞再没有机会来过。徒留这小楼在尘世风雨里日渐荒废,也留下朱允熞独自一人黯然神伤。
朱雄英与朱允熥瞧出朱允熞的失态,忙凑近他身旁询问。朱允熞向两个哥哥说起这事,朱雄英轻轻拍拍朱允熞肩头,说道:“允熞,往昔之事不可追,如流水难回。只要你带着父亲对你的爱好好生活下去,就是最好的。”朱允熞抬手抹了把眼角泪,重重点头,深吸一口气,努力绽出个浅笑:“多谢哥哥们,我没事,只是一时触景伤情。如今有你们在旁,咱一定能让这儿重新热闹起来。”
插曲过后,众人对这个地方仔细看了看,一致认为这里还是挺合适作为店铺选址的。看过之后,众人又去往不远处的曹国公府,准备请李景隆帮忙。
曹国公府,李景隆听闻一堆皇孙前来拜访,虽然心有困惑,不过他也没有拒人于千里之外,让管家把人请了进来。朱雄英等人进来后,与李景隆一一打过招呼,李景隆疑惑地问道:“不知几位皇孙今日到臣的府邸来,所为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