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向前一步,毫不畏惧地与朱元璋对视,眼神更是坚定。他说道:“陛下从来没有注意过他在朝堂上的小动作。他与那些文臣走得极近,常常密谈,所谋之事岂是为国为民?就因为他是你的乖孙,所以你觉得他柔弱善良。但是,他朱允炆和朱棣没有什么不一样的,他们都渴望那至高无上的、不属于他们的皇位,甚至不惜为此搅乱朝纲。若他们日后反叛,臣都定不会手下留情,哪怕他们是叔叔、是兄长。陛下,你懂我的意思。”
朱元璋眉头紧皱,神色愈发痛苦,“允熥,可是你现在在做的是逼迫他们啊。咱对允炆和老四知之甚深,他们不会主动做那种事的。如果天下太平,他们却无理取闹,那咱必须处理了他们。可是现在你如此逼迫,只会让他们和你还有雄英离心离德,对大明来说绝不是一件好事。咱求你了,不要再步步紧逼他们了。”
“陛下这话就说错了,臣何曾逼迫过四叔?就连吕氏和朱允炆出言辱骂哥哥和臣,臣都没有多做什么,只是给那吕氏下点痒痒粉,小惩大诫而已。陛下偏心就直说,不必如此遮掩。”朱允熥已经不想和朱元璋这种偏心老头多说了,反正哥哥已经是皇太孙,自己就是哪天解决了那几个人,以后自己也不会怎么样,看看谁怕谁。
“允熥,你还年轻,不知道其中厉害。你……实在不行,你去问问雄英,你看他是怎么想的。咱的话你不听,他的话你总要听一听吧。”朱元璋看着朱允熥准备离开,忙出声喊道。
“好。”朱允熥就回了一个字,脚步不停,离开了上书房。朱元璋看看朱允熥的背影,又看看奏折,苦笑一声。
“雄英比标儿更聪明,允熥比标儿更倔,还真是青出于蓝胜于蓝。不过……他俩加起来,应该比标儿要强吧?”
朱允熥气哼哼地回了乾清宫看哥哥。朱雄英此时已经醒了,正接受着张三丰的复查。他们见朱允熥这样进来,都是十分好奇到底是什么事情把朱允熥惹成这样。朱允熥见二人这么想知道,也就把自己和朱元璋关于朱允炆的争论的内容和盘托出。他也想听听哥哥和张天师的想法。
张三丰轻抚胡须,微微思索,然后看向朱允熥说道:“允熥,陛下自有他的考量。你或许觉得朱允炆他何德何能,能得到如此偏爱。但是陛下一生历经风雨,所做决策并非全凭感情用事。况且,如果他真的偏爱朱允炆,早在太子薨逝的时候,他就可以立朱允炆为皇太孙了,又何必一直拖着,拖到你和雄英回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