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供侄子科举的老黄牛(1)(1/2)
这次穿越的是举全家之力供养侄子安昌明考科举的老黄牛,原主不仅自己当牛做马供侄子科举,为了侄子科举把他的亲生女儿都奉献了出来,三个女儿无一例外被他的母亲林氏买了给人牙子,就为了给侄子科举凑路费。
侄子安昌明从小就表现出对读书的兴趣,天资聪颖,被全家寄予厚望。
他是安爷爷安德和奶奶林氏的长子长孙,从小就送去私塾读书,他不辜负全家的期望,勤奋苦读,18岁考上童生,22岁考中秀才。
后来拜了告老还乡的进士为老师,家里人看他这么有出息,欢欣鼓舞,更是逼迫原主出全力供侄子科举。
小小年纪就能拜进士为老师,还娶了他的孙女为妻,家里人觉得改换门庭的时刻来临了,更加掏空家底,倾尽所有,全力支持安昌明考举人,进士。
最后安昌明止步举人,靠着老师的引荐做了个八品县丞,官虽小,但是也是从农家子变成官僚阶级的一员。从此咸鱼翻身,改换门庭,一家人都能过上呼奴使婢的日子,再也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种地。
而原主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安昌明的二叔,安宁不仅自己任劳任怨,当老黄牛支持侄子读书,还贡献了自己的三个女儿,为了侄子科考费用卖了三个女儿。
大女儿名字叫做安贱女,是安奶奶林氏起的。
当时她正在村口和刘寡妇骂架,回家后看到二媳妇儿杜氏生了个赔钱货,看到这么晦气的事,就用骂刘寡妇的词,给孙女取了一个充满恶意的名字。
大孙子考童生没有银子怎么办?
那就卖了原主的大女儿吧,反正也是个赔钱货。
给媒人相看时,媒人嫌弃这个名字不雅难听,给镇上的赵员外都不好意思介绍出口,就随口改了个名字叫安大丫。
被奶奶林氏以50两嫁(卖)到了赵员外家,给六十多岁的赵员外当第八房小妾,虽然有幸怀了孩子,但是当家主母心狠手辣,去母留子,最终落得个一卷破草席被扔到乱葬岗的悲惨下场。
二女儿叫安早夭,林氏是看到二儿媳又生了一个赔钱货,希望这个女孩子可以早早夭折,所以起了这个名字。
原主和杜氏在地上跪了一天,苦苦哀求母亲,名字才被改成安腰。
大孙子考秀才,没有银子住客栈,没有银子请人做保,怎么办?
那就卖了原主的二女儿吧,反正也是个赔钱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