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上官玦没能说动安王世子一丝一毫。
最终还是被水千云说服,踏上了安宁长公主的船。
此次监督南世子手下官员的人便是常武和江衍,他们一个沉稳,一个腹黑狡诈。
轻易便把证据送到了公主府,比皇后母家的后辈们快了好几天。
安宁带人来到长陵府时,二人还没离去,正在为她安抚灾民,并用钟鲤和水千云给的银子少量买着赈灾粮食。
等安宁到时,两人才把剩下的银子和粮食统统交给了她,并开始协助安宁赈灾。
太傅从一开始事不关己的旁观,到后来出言提示安宁如何安抚民心,到最后开始给皇帝上折子把安宁公主大夸特夸……
安宁第一次直观遭灾的百姓,其中震撼难以言表。她数次沉痛地为民请旨,以工代赈安排受灾民众,大力实施钟鲤和水千云提议的安全卫生问题,又建立慈幼院给失孤老人和孤儿们一个遮风避雨的地方……
一代明君不应只有仁慈之心,更该有雷霆手段。
这一点安宁显然很清楚,南世子被扣押在京都,可前来赈灾的官员还在长陵府,她根据江衍和常武给的线索,把沆瀣一气的官员从大到小全部揪了出来。
大贪照例送去京都,小贪则就地斩杀,安抚受灾的民众们。
安宁在长陵府呆了两个月,直到长陵府的政务恢复清明才返回。
此时老太傅已经对她完全改观,京都的那三个玩意儿都是啥啊!痴傻二人组不堪大用,伪君子不知轻重,毫无成大事的风范。
不对比不知道,一对比安宁长公主竟显得如此完美!
皇帝对自家女儿的表现也是异常震惊,简直出乎他预料的好。高兴之余便开始为安宁做起来长久打算。
等安宁回到京都时,就接到了可上朝听证的旨意……
事情看似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着,可钟鲤知道,有些事还没完。
与南世子勾结的官员还没被清查出来,原著中那场宫变也还没发生,她只能旁敲侧击地向安宁提议,早日处理南世子。
安宁对钟鲤的提议深以为然,在半月后的早朝时,向皇帝上奏了处死南世子的事。
这提议一出,百官们看安宁的目光大变,他们没见过安宁杀伐果断的模样,此时一看,竟然觉得她太过残忍……
“公主所言大为不妥,南世子怎么说也算是你的堂兄,张口便要把人赐死实在太过残暴了!”
安宁冷笑:“大人圣贤书都读到了狗肚子里了吧?你见过洪灾下侥幸活命的灾民吗?你看到过易子而食的惨状吗?你没有!”
“李耀他为了一己之私,至那么多百姓流离失所,那么多老人孩子饿死在路上,我提议处死他哪里有错?你说我残暴,你呢?只有小义而无大德,你怎么配站在朝堂上当一名朝廷命官!”
那官员被说的面红耳赤,捂着脸退回到人群中去了。
太傅闻言愈发欣慰,在安宁说完话后,便紧跟着附议了处死南世子的奏疏。
就这样,南世子被定在了夏收祭后处以斩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