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众妇人,意识到误会了白皓的好意,也是面红耳赤,顷刻间跪倒一片,对着白皓千恩万谢。
白皓身为护国天神,自然是受得起平明百姓的跪拜,他云淡风轻的挥了挥手,示意无须多礼。
然后语重心长的介绍起,长旗县未来的宏大愿景。
“长旗县地广人稀,而起地势平坦,水量适中,少山,唯一的麻烦就是京都叛党的袭扰。”
“只要能够把京都叛党彻底赶出长旗县,这片土地将来势必会成为大梁最重要的粮仓之一。”
“常言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驱逐京都叛党,绝非一朝一夕。”
“因此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并非与京都叛党进行毫无意义的拉锯战,而是先站稳脚跟。”
白皓的计划很宏达,但实施起来却很简单。
长旗县的未来,自然需要长旗县百姓亲手铸造,如何想办法,把长旗县百姓吸引过来,才是重点。
而最好的办法,说白了就是宣传!
老话常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除此之外,白皓还有另一番见解,粮草未行舆论先动。
先积累足够多的人口和物资,等舆论造势差不多了,直接搬过去即可。
白皓看着大杨村的妇人们,语重心长的询问:“你们可愿意跟随本护国天神,一同为长旗县开创崭新的未来?”
几乎是白皓话音刚落,妇人们慷慨激昂的喊声,就不断回荡在豚牢上空。
“当然愿意!”
“护国天神愿意扶持长旗县,对于长旗县百姓而言,乃是前世修来的福分,我们自然愿意为护国天神献上一份力。”
“先前是我们误会了护国天神的好意,还请护国天神莫要见怪。”
“我们虽然是妇道人家,比不上精壮的汉子,但是粗活累活,都能胜任。”
“护国天神不嫌弃我们,已经是我们的福分了。”
感受到大杨村妇人们眼神流露出来的希望之色,白皓也大为触动。
老百姓哪有什么远大的志向,他们只是想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罢了。
而且扶持长旗县,不只是为了民生,更是为了军事。
与京都叛党硬碰硬,始终是下策,毕竟现在大汉国力南倾,根本没有多余的力量对付北方叛党。
无论白皓如何招兵买马,在军事层面上,都绝不是京都叛党的对手。
既如此,就只能扬长避短,尽可能的避战,依靠经济手段,获得长旗县的民心,最终一点点把京都叛党从长旗县挤出去。
为了长旗县乃至整个大汉的未来,白皓直接让萧何代劳,亲临长旗县地界,为皖城选址。
起初规模无需太大,只要能够容纳千人即可,先站稳脚跟,再慢慢往外扩建。
与其说是城池,倒不如说是据点。
五日之后,皖城就风风火火的开工兴建,必旋率领一百豚牢新兵,直接奔赴选址,保护施工现场的安全。
而萧何和保胜,负责各类物资的运送和雇佣劳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