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决战 (上)(1/2)
三天后,韩庆之与钱谦益等人达成了协议,率领舰队离开了金陵。然而,他的心腹幕僚杨文璁和黄道周两人,却没跟着一起走,而是带着三十几名靖海军通过夜校培养出来的文官,与以钱谦益为首的“真东林君子”一道,携手清理东林党门户。
所谓清理门户,可不仅仅是将周延儒和侯恂两人及所谓的东林正统,开除了事这么简单。而是从根子上梳理东林集团,让其脱胎换骨。
韩庆之对东林集团看得很清楚,作为明末影响力最大的政治组织,东林党内,不仅仅仅有弄权误国的贪官,向异族摇尾乞怜的软骨头,还有无数真正愿意为国家民族而战的仁人志士,无数铁骨铮铮的英雄豪杰。
将东林党一举摧毁,在韩庆之看来,肯定不是正确选择。事实上,他目前也做不到。所以,挟此番“逼宫”大胜之威,彻底改造东林党,令其做出对自己有利的转变,就成了他的最佳选择。
按照大屠龙术上的理论,东林党的根基目前有两个。一个是传统的封建大地主,另一个就是新兴的外贸豪商和纺织业工厂主。此番韩郑联手逼宫,之所以进行得那么顺利,并且得到了钱谦益及另外一部分士大夫的积极配合,就是因为,钱氏如今已经成了江南最大的纺织工厂主,并且每年都能从海贸和机器制造业上收到巨大红利,而与钱谦益志同道合的那批士大夫,则要么是投入了大量资金在海贸上,要么家中有生意与纺织、制造行业息息相关。
所以,想要从根子上重新梳理东林,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威逼和利诱,让更多的东林君子,放弃传统的牟利方式,即高利贷、走私和佃租,转向轻工业,即规模化的纺织业和生活用品制造业。
江南河道纵横,水运便利,发展轻工业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在韩庆之穿越前的那个时空,江浙两地的纺织品和生活用品,在比西方晚起步了三百余年的情况下,仍旧能够后来居上,横扫全球。在本时空,已经抢先于西方将三十二梭纺纱机、中型水力织布机和蒸汽机投入使用,韩庆之不信,江南的轻工业发展不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