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家小姐去了京城,不出半月。京城便来人了。
京中许多小姐都来定做衣裳,且都不约而同想要胡小姐身上的形制。
来人都是侍从,带来了自家小姐的尺寸还有丰厚的定金。
有了一大笔本金一下子就富裕起来的陆初语决定迈出下一步——她需要更多的蚕丝来织成绸缎,也需要几名专业的织娘。
风止崖的蚕全都被她用来抽丝织布了,如今原材料短缺她自然没有办法做衣裳。
桑榆王朝,蚕桑业发达,不少农户家中都养了蚕商业,原材料还是很足,陆初语决定去收购蚕茧。
拎了一包银子,陆初语带着风止崖和章尧出了门,毕竟身怀巨款,带个保镖还是很有必要的。
集市上,不少农户背了背篓,里面都是要卖的蚕茧,但是他们并不像其他小贩一般吆喝,而是在棚子下面静静等候着,互相闲聊着。
“收蚕的人很固定,”风止崖站在陆初语身边,低声解释道:“卖蚕茧的人都有自己熟识的买家,他们是在等买家来。”
“哦?”
陆初语眉头一挑:“那就是若是我要收他们还未必卖?”
“若是平价,估计很难让他们转手,他们那一个背篓有二十斤大概能卖二十两银子,乡下人家半年的开销了。”
风止崖点了点头,意思不言而喻。
“看我的。”
陆初语颠了颠手中的银子,先到一旁卖竹编物的摊上比划着挑了一个筐,随后又回到原地。
她给一旁的小摊贩两个铜板借了根板凳,踩了上去。
“收蚕茧!收蚕茧啦!”她高声吆喝着,很快就引起了那帮农户的注意力,陆初语举着手中的竹筐:“一筐二十两嘞!”
她脚边的箩筐,比农户门背的足足少了矮了一半,看起来能少装许多!
“大叔,蚕茧卖么?你们那筐高20寸底下宽十寸,我这高10寸宽却只有16寸,亏不了你们!”
陆初语将竹筐扬起来:“我不称重也不挑个儿,就用竹筐算账!”
他们有的低声议论着,有人听着吆喝声瞧热闹。
“姑娘你了太亏了,矮十寸的筐,底下只宽6公分,少装好多!”
有人好意提醒,陆初语却笑眯眯地只道:“第一次收蚕茧!换个法子做生意嘛!诚信买卖!当场付钱!”
人心都是想占便宜的,果不其然,许多人争相涌了上来。
“大家别急,这些东西我都要。但是我没地方放!”
陆初语摇晃着钱袋子:“大家去西街头的风府排队!一个一个来!”
她领着人回家门口排队,风止崖跟我上来,他隐约觉得有些不对劲,却说不上来。
两人并排走着,陆初语看着这些够用许久的蚕丝,心中欣喜,步子都快了几分。
她走了几步,回头看见风止崖低头思索着什么。
“你是不是也奇怪为什么我会做赔本买卖?”
陆初语放慢了步子等他,轻笑着问到。
“我是觉得单纯论宽与高不太对。”
听到这话的时候,陆初语一愣,对于一个习读诗文的书生来说,他竟然能明锐察觉到其中有问题。
那背篓和竹筐都是圆柱形,她欺负的就是这里的大多数人都不会圆柱体积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