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寻人(1/2)
阳历年前夕,申城飘过一层薄雪。雪珠子很细,落到地上几秒就化了,但路面很快有了湿意。
孟千里从研究所大门出来,想了想又折回门房去打电话。天冷,街面上人很少。梧桐树光秃秃的枝丫歪斜着伸向天空,下方海矿所的黄铜招牌上落了一层灰。
电话很快就接通了,但接线员是个年轻的小姑娘,怎么也说不清单位有没有个叫郑元强的人。孟千里只好提示她,“那人是个工程师,应该是研究电子电路或者电气自动化的。你们单位生产逆变器吧?他应该就是负责那个的。”
小姑娘有点不耐烦了,“我们单位是生产电池和发电机的,没听过什么逆变器。”
说完就挂了电话。一阵忙音,孟千里看了一眼话筒,无奈地搁下了。
他想了想还是出了门。在大门口正看见一身黑色中山装的陈老坐在轮椅上,由护工推着过来,赶紧开口招呼一声。
陈老朝他挥挥手,还没开口说话,就伸手捂住嘴咳了几声。孟千里有点担心,紧走两步去看他,“冬天干燥,您气管炎吃得消吗?”
陈老又咳了几声才回答,“没事,已经比北方好多了。”他深呼吸一口,缓过气来又说,“这种咳是正常情况。总在屋里也不是事儿,要出来透透气的。”
他休息了两个多月,手术伤口恢复得差不多,时不时会到研究所转上一圈。
“你这是去哪儿呢?”他抬头问孟千里。
后者想了想才回答,“厂家生产的逆变器到了水下,工作状况不太好。前天我看到一篇发表在SCI上的论文,就是研究逆变器的。那人做过一个实验,对逆变器的散热和滤波都有不错的提升,我想找他谈谈。”
陈老问:“那人就在申城?”
孟千里却也不是很确定,“找朋友问了,应该在申城。”
陈老点点头,“那你去吧。”
孟千里转了三班公交车,才按地址找到了这家叫远达电源的企业。没想到这厂子的门头比海矿所还要老旧。更令他疑惑的是,据朋友说,这家厂是家民营企业。但看厂房和牌匾,完全是有着几十年历史的老国企的架势。
他走到门房的窗户外敲了敲。过了半晌才有个驼了背的老头从内间出来,隔着玻璃眯眼看他。
“你是谁?”
孟千里想了想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