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深夜来客(1/2)
海底矿山研究所门口是几棵高大的法国梧桐。秋夜里,树叶沙沙有声,路灯昏黄的灯光把梧桐树干在街面上拉出线条诡异的影子,看起来像民国谍战片里的接头场景。
门卫和卡车司机在交涉。大半夜,门卫睡眼朦胧,司机疲惫不堪,两方的脸色和口声都不好。
孟千里穿过树影,拉拉门卫老窦的胳膊,“窦师傅,怎么回事?”
老窦一看孟千里像是找到了救星,“孟工,这家伙非要半夜办交接手续,赶着投胎呢!哪有这么办事的?”
卡车司机身形精瘦,穿着红背心和肥大的军裤,肩膀和后背的肌肉线条明显,眉头深皱,不像好相与的人。孟千里心里做好了回宿舍多叫几个人的准备,司机却一开口就带了哭腔:“你们这么大的国家单位,不能欺负人啊!”
孟千里奇了:“怎么欺负你了?”
“说好的让开了机器搞生产,送到地头怎么又不要了呢?”
孟千里更奇:“你刚到,负责的人都还没见,怎么就说我们不要呢?”
他说得很笃定,设备采购科的科长老马家里正在办白事,今天就没在单位。
卡车司机哭丧着脸说:“我先去的城西大申港机厂,他们厂里几个人推来推去都不让卸货。我都急得跟他们抡钢管了,后来一个姓谢的半秃子叫我开到你们这儿来,说你们是一伙的。”
老窦在边上笑了,“玩古惑仔呢,还一伙的!”
孟千里大概知道怎么回事了。大申港机是家国企,去年跟他们研究所合作,对方出资金和设备,而研究所则用技术和专利作价入股,一起成立了子公司。
最近大申港机的情形不太妙。随着改开进一步深化,国外的港机设备不断涌入国内市场。国内原先按苏联技术标准生产的那些旧设备开始显得又笨又重,技术参数还落后,渐渐就留不住老客户了。
在这个万物涌动着变化,创新之力从每个角落伺机喷薄而出的年代,有些人却只能蹲在角落里被时代的尘埃扑得满头满脸。他们茫然无措,像在火车站跟家长走散的孩子,眼睁睁看着列车开走,还懵懂地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其实海矿研究所的那项技术挺先进,合作的子公司应该也没什么问题。但大申那套管理模式陈旧,厂里的各级领导兼着子公司的职务,权责不清,两家公司账务边界模糊。孟千里猜想,总公司的债务危机可能传导到子公司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