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都知道,中国才加入WTO ,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种必然,为我们带来了发展的机遇。
关键是要明白发展方向,合理应对挑战。
在论文中,王宏伟提出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经济信息化,已是和目前的主流制造业不同,另辟蹊径。
可王宏伟还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要注重环境的保护,为子子孙孙造福。
郑三强十分欣赏,真是人才啊。言之有物,思路清晰。
论文中还写到了发展会面临的不均衡问题,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甚得郑三强喜欢。
郑三强越看越觉得必须要把他留下,面上还是不露声色。
针对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论文中指出,中国必须奋起直追,弯道超车。一是要转换经济发展方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二是要优化外汇储备资产结构,避免外汇损失与通货膨胀;三是要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重点助力偏远贫困地区攻坚脱贫奔小康。
读完,郑三强觉得酣畅淋漓,很多想法不谋而合。
他还没有提炼总结,想不到他的学生已经总结好了,而且质量非常高。
“写得很好,有理有据。
你说你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看来确实下了一番苦功夫。”郑三强教授不吝啬夸奖。
如果郑三强知道王宏伟只用了一天的时间,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谢谢老师的谬赞。论文离不开老师您的教导,我对您平常上课讲的东西都认真做了笔记,课后也在查阅资料,很多东西都是对您观点的总结。”
“的确,你上课学习态度很好,基础也很扎实。”
“老师,有您的指导,我这篇论文可以发表吗?”
“没问题,一些细节我再帮你润色一下,发表在国内的《经济学季刊》上没问题,论文署你我的名字,你在前面,第一作者,我通讯作者。”郑三强爽快地答应道。
其实,通讯作者含金量更高一些。对于学生,第一作者更有用;对于教师,通讯作者更有用。
能够当第一作者,王宏伟很知足了,这论文毕竟是送给老师的上门礼,只要能读研究生,给个二作都没关系。有些教授既要通讯作者,还要挂第一作者的名,抢学生论文明目张胆,学生只能苦不堪言。
跟对一个好老师很重要。
“谢谢老师,能跟着您发论文已经很满足了,更别说是核心期刊《经济学季刊》了,这可是我梦寐以求的期刊。”
“这没什么,说起来应该谢谢你,老师沾了你的光了,这个通讯作者我也没出什么太大的力,不过还是挂上我的名吧,这样也更容易过稿。
唉,你是不知道啊,现在学术圈也是门阀林立,我名气还可以,他们应该会给我面子的。如果是你自己投,即使写的很好,他们也不一定收啊。”郑三强遗憾地感叹道。
“啊,还会这样,那多谢老师啦。”王宏伟连忙道谢,内心也在佩服郑三强手段高明。
“嗯,放心,我也不会亏待你,你的水平读研究生没有一点问题的。后续我以你这篇论文为底稿,再润色一下,投投国外的《经济学人》试试,还是我们两个,你当一作。如果能发的话,都够你博士毕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