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城是否建设“文体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考和理由。
卫齐耀就是想通过这次模拟,让他们知道日后执政要面临的困难。
这种模式类似于无领导小组讨论,在岭南省等多省省考中应用。
所有的事情并不是一个人说了算的,要综合考虑,考虑其他人的想法。
很大的一种可能是其他人有不同意见,看你是否能听的进去,或是采用,或是说服对方。
在种种困难面前,想办法解决,或是找到一个平衡。
卫齐耀决定用这个形象的案例来给这群初入仕途的菜鸟们上一课。
让他们有高的政治站位,有俯视全局的气魄,有一丝不苟的认真,有见微知著的本领......
按照是否建设“文体馆”,100个选调生分成了两种。
在这种是非题面前,必须要站队,没有其他选择,不能选择做一半,只能是做或者不做。
以班长王大英、燕大才子周厚文等为一派,选择了做“文体馆”。
以班级红人王宏伟、农家子弟马胜利等为一派,选择了不做“文体馆”。
根据提供的材料和数据,在充分思考后,小组内互相讨论。
讨论完毕后,在卫齐耀的主持下,迎来了最激动人心的环节,最终辩论。
双方人员均可言语,言之有理即可。
做“文体馆”小组派出的代表是燕大才子周厚文,王大英并没有上场,输了反正算周厚文的,既然大才子傻乎乎想上就推选他了。
不做“文体馆”小组派出的代表是班级红人王宏伟,派他做代表是众望所归,希望他也能用理由说服对方。
选择做“文体馆”的人数较多,有天然的优势,比较获得大家认可。
周厚文凭借出色的言语组织能力说了组内的众人,由他当代表。
见王大英不上,不明所以的人都把这个机会推给了周厚文,毕竟是省委办公厅的大佬啊。
上学时学校即是正义,初入仕途时单位即是正义,工作后级别即是正义。
看组内的众人一副推崇他的样子,周厚文得意地笑了笑。
对于不敢上场的其他人,略微有些不屑。这刻入基因的天赋就是这么优秀。
这种场合,还是得他燕大的研究生出马才能镇得住场面。
经过了这些天的恢复,周厚文的自信基本回来了。
他周厚文又回来了。
他还是那个顶尖的燕大才子。
他出马是众望所归。
他率先发言。
“现在,得益于好时代,人民越来越富裕了,都喜欢出去逛逛旅游,根本不怕花钱。我们这边人口密集,有着很大的人流量。
当年魔都一个东方明珠,曾经吸引了周边多少人去参观?
想去那边看是不是太远了,来莱城看我们的“文体馆”总行吧。一旦它在莱城这片热土上高高耸起,就一定会成为一座里程碑式的建筑......”
他侃侃而谈,劈里啪啦说了一大堆。
王宏伟不得不承认,周厚文很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