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阶段:1992年至2002年,是汉东改革重点突破阶段。以南方谈话和十四大召开为标志,改革进入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新阶段。
汉东深化现代企业制度、分税制、金融体制、住房、医疗卫生等各项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迈出决定性步伐。
国企改革以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为导向,实施“抓大放小”,如期完成国有大型企业改革,形成了一批以海尔、海信等为代表的核心竞争力强、发展前景好的大公司、大集团。
讲到这里,卫齐耀特意顿了顿,留给了同学们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这才只讲了三个阶段,已经来到了2002年,那第四个阶段是什么呢?
卫齐耀有意考究同学们对于经济形势的理解,想听一下同学们的看法。
由于这个问题过于专业,同学们一时不敢发表见解。
作为一名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这种情况下,王宏伟有责任站出来,不能让卫齐耀看扁了这届选调生。
王宏伟本身就坐在前排,主动举手示意后,大家都看到了他,想不被注意都难。
见有人主动举手,卫齐耀看到了台签上的名字——王宏伟,便让他站起来回答。
“卫老师,我觉得,从2002年开始往后,是改革纵深推进阶段。
汉东必须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体制改革,有力促进生产力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
围绕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投资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及国有资产监管、价格、科技等领域的改革,现代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健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听到王宏伟这么回答,大家都恍然大悟。说了一大堆很专业的名词,显得好像很有水平似的?
不就是统筹推进改革吗?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体制改革,有力促进生产力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这搁在他们身上,他们也能答的出来。
唉,慢了一步,这么简单的事情他们怎么没想到呢?现在一想就通了。
这么好的机会就白白让给王宏伟了,让他在同学们和卫齐耀面前出了个风头。
周厚文十分难受,他刚想到这一点,王宏伟已经在同学们面前答出来了。
可恶啊。
王宏伟怎么这么快!
听着王宏伟侃侃而谈,有人羡慕,有人嫉妒。
卫齐耀不时点头,对于班级里有选调生能够答出来,他也非常满意。
看来,还是有人非常关注时政的。
王宏伟所答的就是他们正在做的规划。
其实,更高层面已经有了这个动向。如果对新闻大事比较关注,应该会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的。
卫齐耀决定再深入考察一下知识储备及见识情况。
“王宏伟同学,你刚才前面有提到文化体制改革和社会体制改革,可以再详细阐述一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