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世贸组织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什么挑战?要注意什么问题?宏伟,这次,你先说吧。”郑三强继续问道。
出的题目和王宏伟的论文有关,他觉得还是有偏向性的。其实,是郑三强被论文中的内容吸引了,还想继续讨论这一块内容。
“第一,经济发展不均衡。农村是薄弱环节,比较利益下降,导致农民利益不高,越来越多农民进城打工,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经营上,短期化严重,规模过小,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土地流转失利,资源短缺和浪费现象严重。土地污染严重,治理措施不足,进一步加剧城乡失衡。”
“第二,生态环保不重视。在发展中,部分地区唯GDP论,不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导致部分地区气候干旱 ,水土资源短缺,水土流失严重,水体污染状况严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这是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的表现,日后若要恢复需要下更大的力气,得不偿失。”
“第三,行政管理需创新。入世又为管理创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也在管理观念、机构改革、职能转变、行政方式和管理方式、方法上带来了冲击,很多国企不能适应节奏,走向破产重组,被私人收购,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王宏伟一口气说了三条,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
“好了,你说的这是不是过于严重了,行政管理就不要说了,我们只谈经济发展。”郑三强打断了王宏伟的长篇大论。
“大英,你觉得呢?”
王大英心中窃喜,郑三强教授对王宏伟的言论不喜欢啊,我的机会到来了。
“老师,宏伟的观点我不敢苟同。加入世贸组织虽然有挑战,但没有这么严重的风险。”
“第一,经济发展不均衡从古至今,一直存在。对于农村地区,要想更好发展,加入世贸组织带来了机遇,不但不会出现宏伟所说的不平衡加剧,反而会缩小发展差距。可以在周边开设工厂,流转土地,带动周围农民发展经济,实现共同富裕。”
“第二,资源是上天赐予的财富,必须好好使用。如果什么都不用,不开采煤炭,不开设工厂,我们拿什么来发展。相比起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经济更重要,只要经济起来了,人民生活过好了,才会更重视环保。难道让我们的农民饿着肚子谈环保吗?”
说着说着,王大英的语气越来越强硬。
“大英,你说的也有一定道理。真理不辩不明,我们畅所欲言。”郑三强肯定道。
“老师。针对大英的观点,我再说句。发达国家不安好心呐,天上没有白掉的馅饼,我们想借用人家的资金和技术发展自己,他们盯上了我们的资源和人口红利。最后,他们把绝大部分利润都拿走了,留给了我们一点汤喝,留下满地鸡毛,都得是我们收拾。”王宏伟反驳道。
“这是互惠互利,将我们的资源、人口红利和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结合起来,帮助我们更好更快发展。不然我们怎么发展?他们也可以不找我们啊,像印度、非洲地区啊,都是抢着要的。”
王大英的观点和主流观点类似,都认为加入世贸组织带给了我们巨大的福利,基本没什么大风险,没有看到发达国家背后的狼子野心。
“我们现在缺的是技术,这样的发展模式我们能学来技术吗?只是牺牲了生态环境罢了。他们是资本主义,本质就是为了赚取利润,他们和我们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等到有一天我们的经济发展起来了或者威胁到了他们的地位,他们会一脚把我们踢开的,会以技术卡我们脖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