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最好的事情就是你需要的我都有(1/2)
对于奔涌的时代大潮来说,每一个时间节点都是一朵无比耀眼的浪花。但对置身其中的普通人来说,只不过是生命中平凡的一年,如果没有在自己身上发生什么大事的话。
夏常的恋爱时光,基本都是在上海的老城区中度过的。尤其是在杨浦为最多,从北部的新江湾城和五角场到中南部的杨树浦和工人新村,以及北面的五角场环岛和南面的沪东工人文化宫,就连沿黄浦江的许多货运码头,与之配套的大片的棚户和旧式里弄等等,都留下了他和胡沧海的身影与足迹。
除了杨浦之外,夏常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普陀了。
普陀的苏州河以南的曹家渡和大自鸣钟,还有苏州河两岸分布着牙膏厂、棉纺厂、钢铁厂、面粉厂等等,与之相应的是药水弄、潭子湾、平民村等工人和流民所居住的超大型棚户和里弄,都是夏常小时候常去的地方。
当然,90年代后南普陀开始开发改造,现在都变成了高层小区。
胡沧海最爱去的地方是真如寺。
作为古镇,真如还保留着以前的特色。胡沧海喜欢古色古香的建筑,认为古建筑有灵魂。
世事变幻、时光流转,夏常感觉他的成长史就是伴随着上海前进的开发史,他就像是黄浦江中的一滴水,在斗转星移间目睹了上海不断创造的奇迹。
但经过了几十年高速发展的上海,还能继续保持一往无前的势头吗?当下的上海年轻一代,还有几人可以像老上海人一样不怕吃苦勇于奉献并且开拓创新?
尤其是95年以后出生的上海人,家里都有一套甚至几套房子,并且父母都拥有丰厚的积蓄,他们在物质上什么都不缺少,那么缺少的就是向上的动力和奋斗的决心。
如果他不是两次创业失败,憋了一口气非要证明自己,他也想躺平。虽然自家不算富裕,房子只有一套,但也确实什么都有,他不需要奋斗就可以活下去,哪怕不是活得很好,也强过至少一半人。
想到此处,夏常忽然觉得有问题要问:“于时,我记得你是北京人?”
于时点头:“正宗北京人。想吃老北京冰糖葫芦就和我说,保证能帮你买到最地道的。”
夏常直接过滤了于时后面的话:“为什么来上海?好吧,更准确地说,为什么要来临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