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钢铁般的意志(1/2)
“以临港新片区为例,以后建成的临港新片区智慧城市示范点,街道上是自动清扫机器人、行政办公大厅除了少数岗位是真人之外,大多数都是智能机器人……”
“家政服务、饭店厨师等等,都是智能机器人。”
“智慧城市的第一个阶段是方便、快捷,以及程序化、智能化管理。第二个阶段是智能化服务、规范化办公。第三个阶段是极大地解放人力,把人类从繁重、单调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整个城市就像是一台精密运转的机器,每一个环节都由电脑控制得无比严密,丝毫不差。”
文克不置可否地笑了笑:“类脑芯片呢?”
夏常说道:“智能机器人如果真的能做到如科幻电影中所演的一样,可以和人交流、对话,并且完成人类交待的许多工作,还能自我完善与改进,就必须使用类脑芯片。类脑芯片不但对智能机器人的推广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人类的科技转型与提升,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一个类脑芯片,怎么就和人类的科技转型与提升有关了?”文克似乎不太赞成夏常的说法,虽然没有明显表露出来,却还是流露出了质疑的神色。
“文叔听说过元宇宙吧?”夏常不是想要说服文克,而是想让文克真正地了解他在做些什么。
文克点了点头:“元宇宙并不是一个新创造的概念,而是像一个经典概念的重生。”
夏常大喜,文克对科技的了解比他想象中深入:“1992年,美国著名科幻大师尼尔·斯蒂芬森在其小说《雪崩》中这样描述元宇宙:‘戴上耳机和目镜,找到连接终端,就能够以虚拟分身的方式进入由计算机模拟、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现在西方不少人再次宣扬元宇宙,是在扩展现实(XR)、区块链、云计算、数字孪生等新技术下的概念具化,是技术进步到了一定程度的必然选择。”
“如果想要真正地实现元宇宙的场景,类脑芯片就是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
以夏常对元宇宙的理解,其基本特征包括:沉浸式体验,低延迟和拟真感让用户具有身临其境的感官体验;虚拟化分身,现实世界的用户将在数字世界中拥有一个或多个ID身份;开放式创造,用户通过终端进入数字世界,可利用海量资源展开创造活动;强社交属性,现实社交关系链将在数字世界发生转移和重组;稳定化系统,具有安全、稳定、有序的经济运行系统。
早在1999年时,一部电影《黑客帝国》的上映,就借助科幻故事讲述了一个类似于元宇宙结构的世界,人类被机器人母体放置在培养皿中,意识进入母体营造的虚拟空间之中,却以为是真正的世界。用意识上演了各种悲欢离合,活得有滋有味,其实不过是母体为了让身体成为电池,为母体提供电量而创造的假象罢了。
如果有一天类脑芯片可以做到和人体完美的融合在一起,那么到时人类就可以如《黑客帝国》中的场景一样,随时出入虚拟空间了。所不同的是,类脑芯片的应用是人类有自由权,可以进入也可以随时退出,是自由之身。
同时,类脑芯片的植入还可以让人类直接操作许多电脑,甚至可以和智能机器人直接交换信息,用信息来指挥操作许多智能设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