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上海往事(1/2)
一进五月,上海的天气就跟道路两旁疯长的梧桐树一样,日渐一日的密不透风。
夏常沿思南路一路向北。
从小在思南路长大的夏常,感受着思南路几十年不变的静谧与缓慢,似乎回到了小时候。
一到淮海中路,扑面而来的滚滚热浪以及不绝于耳的汽笛声,又将他从过去拉回到了现实。
每次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或是心烦意乱时,夏常总会在思南路走上一走,回味过去思索现在展望未来。他很喜欢思南路充分融合了域外风情和上海韵味的独特气质,仿佛就是上海的繁华与喧嚣都侵蚀不了的一块宝地,为每一个老上海人都保留了一份关于童年的回忆。
虽然现在已经搬家到了浦东,夏常却还是喜欢黄浦。黄浦是上海的老城区代表,依然保留着很多老城应有的历史文化风貌,以及上海租界时的建筑风貌。不过黄浦在繁华之外,又是上海的“贫困区”,两年前,也就是2017年时,户籍将近90万的黄浦区,还有六七万家庭在使用手拎马桶。
当然,从2018年时,黄浦区开始大力推动旧城改造,不少人家都陆续用上了抽水马桶。
从小在上海长大,从幼儿园开始,到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夏常从未离开过上海一步!他对上海的大街小巷熟悉得就像是对自家的后院一样,大到浦东的发展与崛起,小到片区的拆迁与周围小区楼盘的升值,甚至是一个包子十几年来的涨价曲线,他都了如指掌。
夏常自认对上海的感情深到了骨子里,他对上海的热爱,是天性。他从未想过要离开上海去外地发展,但今天,他第一次动了要去北京或是深圳的念头。
因为,他再一次创业失败了!
在黄浦住了十几年,亲眼目睹了黄浦合并了南市和卢湾之后,成为黄浦新区,夏常以为以后可以借助黄浦新区的东风,不料父亲因为参与开发浦东新区的缘故,带领全家搬到了浦东。
当时夏常极为不舍,毕竟小伙伴和赤裤兄弟都在黄浦,更不用说当时人人都说“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套房”,夏常就理解不了父亲夏祥为什么放着好好的黄浦区不呆,非要去荒郊野外的浦东。
尽管后来浦东的飞速崛起印证了父亲的远见,他对当年的搬迁到今天还依旧耿耿于怀。
夏常的成长经历和大多数黄浦人差不太多,家就在南京路步行街后面的石库门里。父亲以前在北京东路的五金商店工作,而母亲就职于云南南路的餐饮老字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