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绾柠搬到这边后,又让吴伯去买了些丫环下人,往她和伯宁住的地方添置了些家具摆设,否则显得屋子太空。
皇帝的赏赐还是很丰厚的,有金银珠宝绫罗绸缎,还有田产铺子,这大概也算一种变相的补偿。
她在家里将这些资产都核对了一遍,让翠柳和莺歌登记入册,沈老夫人那边既然开始惦记镇国公府,那就还有后续,她得早作打算。
“伯宁这两天在做什么?”
早上核对了一会儿账目,她询问翠柳。
“小公子在读书,他说过了年就要参加春闱了,现在要好好用功。”
翠柳很是欣慰的说道。
“嗯,两位兄长战死后,家里就剩伯宁这么一根独苗,他是万万不能再出事的,所以我才让他读书,不再让他习武。”
沈绾柠想到父兄战死沙场却还被皇帝猜忌,她不得不带着母亲幼弟远走他乡隐居乡野,当初京城多少达官贵人揣摩上意落井下石,恨不得将镇国侯府踩入泥泞让他们全家覆没。
明明父兄一次次抵住了西戎人的侵略,最后还为了保护长公主而死,镇国侯府也没有被皇帝责罚,京中贵族们便见风使舵,好像侯府犯了死罪一样,人人唾弃冷落。
如今府里就剩她和幼弟伯宁,皇帝才算打消了猜疑,不痛不痒的封了个镇国公……
伯宁不再习武,将来再有战事也轮不到镇国公府领兵出征,自有皇帝信任的人出马。
翠柳明白沈绾柠的心思,不禁笑道:“小公子就算习文,也是人中翘楚,明年春闱肯定能考入前三甲。”
沈绾柠:“……”
“你倒是对他很有信心,全国那么多学子都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要考进前三甲谈何容易?”
她对沈伯宁的功课虽然满意,也曾想过他有没有可能考个状元出来,不过想想那考状元的难度就放弃了,能考个前十名就是祖坟冒青烟了。
这日她就将伯宁叫来,让他跟着她一起出去。
“阿姐,叫我来有什么事?”
他兴冲冲的过来问道。
“这两日我让墨青打听了一下,京中有个鹿鸣书院,我们今儿去瞧瞧,若是行的话就送你去那里读书。”
沈绾柠看了他一眼说道。
“阿姐,我觉得不用去书院也行,在家里你教我更好。”
沈伯宁觉得沈绾柠的学问教他足够了,去书院还不如在家读呢。
“我的学问好些都不适用,你跟着这里的夫子学,更有利于参加科考。”
沈绾柠倒不是觉得她教不了弟弟,主要是让他去书院读书感受一下那里的氛围,而且这里的夫子教的都是正宗的科考内容,他需要在那里训练一段时间。
沈伯宁素来崇拜自家姐姐,听了她的话便应了下来,不再反驳。
姐弟俩简单吃了早饭就直奔书院而去,到了门口,二人刚下马车,就听到女子争论的声音。
沈绾柠带着沈伯宁走过去就见书院门口站着几个女子,吵架的两人一个是睿王府郡主景蓉,另一个是长宁侯府二小姐叶灵。
“这里是皇家书院,皇子们有时也在这里读书,什么阿猫阿狗都能进么?”
叶灵气冲冲的指着一旁站着的一个男孩喝道。
“你又不是书院的院长,管人家谁进谁不进呢,咸吃萝卜淡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