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朱标板起脸来,三分像娘,七分像爹。
就那么三分像,也足够朱元璋心底警钟大作。
像回到了当年偷摸喝酒被媳妇发现揪着耳朵揍屁股的时候。
所谓酒壮怂人胆,但当年的朱元璋也不敢和发脾气的马秀英大呼小叫,老老实实地被捏着耳朵回屋反省去了。
朱元璋憋着嘴不说话,慢腾腾坐回龙椅上,好似那奏章有千斤重,满头大汗才翻开一页。
一看到亲爹那忧愁得不行的样子,朱标也没办法,软下了语气。
“爹,您别胡闹了。您正值壮年,眼看是太平初定,可要是您不在,谁来镇压朝中那些肱骨老臣?”
他没有说的是,谁来抵抗外面的元军余孽?谁来守住燕云十六州?
朱元璋脖子一扬,仰天长叹,“唉,那没办法的话,咱就只能把他们全带走了。”
这话听得朱标差点没端住君子的仪态。
他敢拿九族发誓,朱元璋说的“带走”绝对是字面意义上的带走!
他爹不要名声,自己还得守住这来之不易的太平。他立刻沉下语气,说:“我看雄英就是学了您的,见天胡闹。”
“怎么,你也罚咱抄书啊?”朱元璋就是一块滚刀肉,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要我说你管那孩子就是管太多了。你老子当年可没有罚你抄过书。”
朱元璋确实没有罚朱标抄过书。
前提是朱标从娘胎里出来就是个三好学生。
不止没辜负朱元璋给他找来宋濂当老师的期望,长成为一个谦谦君子,更是文武兼具,仁善端方。
朱标四岁能作诗,朱雄英呢!诗倒是也能做,但是他更喜欢做戏弄人的打油诗。
爬树、掏鸟窝更是不在话下。
一问他功课就是:他学会了,背完了,没必要浪费时间。
朱标气就是气这孩子不尊师重道。
现在又有亲爹给他添堵,一个个都劝不了,他就劝自己。
想到这,朱标索性抱礼躬身,“抄书是罚不了,您也说了牛也要喘口气,这几天您儿子也要喘气去了,政务尽数交还到陛下手里,还请陛下恩准。”
这哪里是恩准,这摆明是要罢工!
直接给朱元璋气笑了,“好好好,前五十年你娘管咱,后五十年你也要管咱!咱这哪里是养了个儿子,分明给自己养了个爹!”
放下这话,朱标也不管他爹同不同意,该行的礼行过,“儿臣告退。”
挥挥衣袖不带走一本奏章。
龙椅上的朱元璋稀奇道,“哟呵,好小子,老大也会跟咱耍心眼了啊!”
回头一扫台面上那堆成小山的奏章——
哎哟,不能看,头疼!
话又说回来,他确实不能那么早退位。
大明如今算是内忧外患不断。
外有残余元军虎视眈眈,内有逐渐兴起的各大家族门阀试图蚕食民利。
想要大明走向小朱那样美好的时代,任重而道远。
“唉,咱就当自己是个老黄牛吧!”朱元璋认命地开启工作模式。
辛辛苦苦三两天,一朝回到解放前。
每天伏案“用功”的朱元璋坐不住了。
“不对啊,咱是老子,他才是儿子,怎么太子监国还让老子干活?!”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