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病人的档案,应当就是院长为了试药找来的试验品。”霍文州眉头深皱,开口道。
“另外,我在书架的夹层发现了这本记录本。”
霍文州将一本破破烂烂的笔记本放在桌上,笔记本的封面已然褪色,书页也残缺不全的,看起来已经过了很多年。
霍文州又说,“我们所回溯的时间,应该是1987-1990这三年之间。”
“天河精神病院的那场大火,是于1990年初夏兴起的,当时病院里的病人和医生几乎都被烧死在病院内,无一人逃离,这正是令我疑惑的一点。”
“他们究竟是被人杀死后被人放火烧掉一切,还是被困在那场大火里活活被烧死。”
“这一整个大谜团,直到现在都无法破解。”
霍文州眯起了眼,“看这书页破损程度,我们应该是在1989年到1990年之间。”
林冉坐到了霍文州身边,翻开了笔记本第一页。
第一页上写着路珍凝的名字,字体大气,飘逸潇洒,原记录者写得一手好字。
这是第二个记录者。
【记录者:路珍凝(1985.10-1986.03)】
今天是实习期的第一天,梅姐先带我去认了一遍医院里的主治医师,还告诉我每一任实习医生都必须写记录日记。这年头还有人写日记?虽然这样说不太好,但所谓的记录日记不过就是日常的流水账罢了。
嗯……就先从住院区开始说起吧。
我刚进医院跟的是刘医生,刘医生是住院区的一把手,已经在医院里有几十多年的阅历了,德高望重。
说实话,我还是比较喜欢在门诊区干活,精神病院里的这些病人,特别是住院区,最是闹腾,也是一贯的苦差事,但等我上任了才发现,这里的病人并不怎么闹事,除了指定的时间出来放风之外,其余的时间都待在自己的病房里,不吵不嚷的,特别奇怪。
我偶尔实在好奇,也会偷偷观察他们,发现他们跟普通的病人并没有什么两样,就是安静了些。
刘医生让我不要多管闲事,说这些都是院长接收的病人,这些病人其中有一部分人会被送去封锁治疗,以达到最高的治愈率。
封锁治疗?这词新鲜,我倒是没听说过,有机会可真想看看。
当时的我并不知道,这个机会那么快就来了。
来这里的第一个月,我就跟着刘医生去了三楼的化验区,说是要研究新的药。
可我是个精神科医生啊,不在临床却去化验区算个什么事?
我并不想去,刘医生却说这是院长的命令,每一个来这里的实习医生都要去化验区短暂地度过一段“实习”时间。
我只得同意了。
结果等我来了化验区,却发现我的任务根本不是什么化验,而是观察被试药的病人的情况。
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甚至萌生出了这家医院非法利用病人服用禁药的想法。
但刘医生告诉我,只是为了让患者更快地好起来,才研发了新的药方,但不能就此正式投入使用,只能选择状况较为严重的病人来试药。
我虽心有疑虑,但还是相信了刘医生的话。
在化验区的第四个月,我每天都按部就班,将每天这些病人的动向如实汇报给刘医生。
但每隔一个月,病人就会换一批新的过来试药,这也是让我疑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