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手机屏幕上那份沉甸甸的报告,林阳的心脏猛地一颤,这份报告,对他而言,宛如一面穿越时空的镜子,与他记忆中的景象惊人地吻合,几乎可以说是预言了。
在未来,世界各国政府,在命运的驱使下,携手成立了人类联盟,共同肩负起构筑生命方舟的重任,着手打造那些被视为人类最后希望的避难城。
然而,这一切的公开宣布,却还要等待整整一个月的时间,直到2036年8月31日那天,才会正式向全世界揭晓。
要知道天文卫星发现C-16的时候,是2034年,也就是两年前他们就知道了,各国政府高层却选择了隐瞒两年。
尤其是报告中那句简短而尖锐的断言——“第三步尚未有可行性报告”,犹如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精准无误地剖析出了问题的核心所在,让人无法忽视。
林阳深知,那场即将到来的浩劫中,所谓的两百座极寒避难城,不过是镜花水月,最终只会有八十座勉强建成,其中还有十座未完成的半成品,残缺不全;更有二十座,在地震与火山,以及潮汐引力的肆虐下,化作了废墟与尘埃。
唯有那五十座城市,如同茫茫大海中的孤岛,幸运地避开了灾难的魔爪,却也只能为全球百分之二十的人类提供一方栖息之地。
这一切的根源,都是因为时间的紧迫!因为在发现C-16的关头,大部分的时间与精力,都被无情地投入到了昊天空间站与诺亚方舟舰的建造之中,那些高高在上的权贵们,自然要先为自己寻找一条生路。
他们迟迟不愿公布真相,生怕引发全球的恐慌与混乱,从而影响到他们的逃生计划。
然而,这却导致了避难城的建造时间被无情地压缩到了一年之内,选址的艰难、设计的繁琐、动工的缓慢……每一个环节都如同沉重的枷锁,束缚着人类前行的脚步。
林阳曾经对此感到深恶痛绝,但渐渐的,林阳也释怀了,人性本就如此,趋利避害是人之常情。
很快,小拉又发送了一份报告。
“分析数据中...分析完毕,已经确定最佳地点:华国静海市。”
“建议:立即搬迁静海市,收集物资与材料,在地下打造避难城。”
林阳一愣:“静海市?”
他记得当初的003避难城就在静海市,而且也是最佳的几个避难城之一。
因为在全球发生地震和海啸的时候,静海市这个地方却没有受到灾害的影响,它所面临的仅有极寒这一个灾难。
说干就干,林阳立马行动,他将自己出租房中的物品简单收拾了一下,将工作台打包在行李箱中准备离开。
此刻的末日公告还有一个月才发布,所以社会运行正常,人们还在拼命挣钱和去拼命挣钱的路上。
林阳打开手机,语音呼叫小拉打开导航,很快手机上就出现了导航的地图信息,这些信息十分精确,甚至有地区的地质分析,这些都是核心机密,是小拉从政府文件中复制下来的。
“一千公里,真够远的...”
林阳不由感叹一声,静海市位于华国南方,虽然带有海字,但却是内陆城市。
思索了片刻,林阳最终还是决定租车去往。
不管是飞机还是火车,亦或是长途大巴,都一定要通过安检,万一他们查出来阿尔特拉的工作台,那可就完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