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道阻且长(1/2)
两江地区的各项近代事业,在陈济方等人的推动下,在短短几年内就有了很长足的发展。
实事求是的讲,能够实现这些成就,缺少不了众多来华洋人的贡献。无论他们是真心相助,还是受利益驱使。
然而也并不是所有来到大清的外来者,都愿以平和的方式,寻求发展和贸易。
也有一些人,心怀强烈的优越感和征服感,鄙视东方人的传统和习俗。
还有的人,来到东方只为侵略和掠夺。心中所想,只有赤裸裸的攫取各种特权、利益,甚至是土地。
内有保守势力的顽固抵制,对外还要防范那些不怀好意的外来者,奕䜣、陈济方等人,担负的种种不易,可想而知。
而办洋务,求发展,倡导进步,也注定会是一条蜿蜒艰难之路。
但相较而言,陈济方还是要比奕䜣他们好做一些。因为与他们相比,他的阅历和眼界是无可比拟的,革新的动机和目标也不相同。
更重要的是,他的手里有实力已被中外认可的商团,作坚实的后盾。
实力决定一切,这是硬道理。
也正是有这样的底气,陈济方才敢于如下猛药一般,在所辖地域内,快速的推行近代化变革。
如此急切,是因为在他内心,有十分强烈的危机感。
而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此前他也未曾见闻过的事物,更能引起他的特别关注。
比如,电报。
1837年,美国人塞缪尔•莫尔斯,取得了电报的发明专利。
此后,电报技术发展迅速,很快就运用到西方的各行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