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听到敲钟声以后,杨靖跟随人群走到集合的地方。他今天参加的劳动就是修水库。
导致饥荒年的原因之一就是天气,全国大部分地区都闹旱灾,而少数地区却闹洪灾。
不管旱灾或者洪灾,都直接导致粮食颗粒无收。而应对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存水和放水。
大规模修建水库可以在洪灾的时候大量存水,而在旱灾的时候,还可以供应粮食作物,一举两得。
至于放河堤,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阻止洪水淹没农田。
这是在发生灾荒后,痛定思痛想出来的应对之策。
虽然对目前没啥用,但以后一旦旱灾缓解,就可以发生重大作用。
杨靖来到现场的时候,只见到处红旗飘飘人来人往,看那数量,起码有几千人。
而在不远处,大喇叭唱着激奋人心的红色歌曲,让人们在劳动之余,还能一边听歌休闲。
这年代挖土设备奇缺,像挖水库这种大工程,也只能靠老百姓手中的那些农具。
杨靖根据集体的安排,拿着铁镐开始挖土。把土翻了出来,然后把土装到筐里面,再由人力担到几公里外的地方,按规定填上。
而整个过程只有几种简单的工具,以及成千上万的农民,像蚂蚁搬家一样,一担一担地往外输送。
工程异常浩大,每个筐能装的土都不多,但是人多力量大,水库和防河堤都已经初具雏形。
可能是因为大冬天的缘故,土质有些硬,不太好挖,而且还时不时的锄到石头。
铁镐和石头的强烈碰撞,发出一阵阵火花。不多时,杨靖的手臂便有些酸了。
“小伙子,你这样也不行呀!才锄几下就开始休息。挖得这么慢,我都挑了几个来回了。”
杨靖拄着铁镐杆正打算休息,缓解一下手臂的酸痛时,一个负责挑土的中年大姐跑了过来,对他进行了善意的批评。
“我……”
杨靖不知道怎么应对,人家说的也没错,关键是你不晓得休息一下吗?大家不都时不时地摸鱼吗?你那么认真干啥?
不过看到那位大姐认真的表情,杨靖最终没有说出这句话,抡起铁镐又重新挖起土来。
一天下来,他整个身体都快散架了,双臂都麻木了,躺在床上动也不想动。
杨靖现在特别怀念他那个时代的大型挖土机,要是有挖土机,整这水库还不是手到擒来?
说到底,还是没资金没技术惹的,只能依靠老百姓完成这种愚公移山之类的项目。
晚上在杨靖强烈要求下,增加了半只兔子,因为野兔比山鸡大,有六斤多。
林夕娴的那红薯加十几颗大米粥,完全无法满足他今天的消耗。
野兔照样还是做汤,竹笋和山药各放了一点,然后他还从空间里摘了不少红薯叶放汤里。
红薯叶其实做汤和炒味道都不错的,很嫩!
张大柱一早看到杨靖过来,便笑呵呵地指着地上的两个箱子说道:“杨靖,这就是叔昨晚加班加点给你做的蜂箱,绝对好用,你看一下。”
随后,他便当场给杨靖介绍了起来,包括使用方法。
蜂箱的做工很不错,不过有没有加班加点就不知道,但这不关他的事。
“多谢大柱叔了,蜂箱我拿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