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选择(1/2)
黄昏时下了一场雨。停雨后,天幕上挂着两三粒星星。陈金来到陈英锷家的小院时,几个孩子在房间写作业,而老人正在灯下抄写着什么。一边放着毛边纸的老族谱,一边是常见的信纸。28克白打纸,红色条格。那是范站长留下的材料纸。
陈金探头一看,老人的钢笔字刚劲飘逸,毛笔字转为钢笔字的人才有的笔法。繁体和简体夹杂。老人看到陈金来了,说,以为下雨不来了呢。陈金探头一看,问,这抄的也是陈炽的资料?
陈校长说,是的,这些都是陈炽撰写的文章,一篇是《陈长者墓志铭》,陈炽为父亲的好朋友陈为理写的,一篇是《里坑陈氏族谱序》,这是我从禾塘村下心田借来的陈氏族谱。还有一篇《宁都州城内白溪陈氏俊卿翁祠堂记》。我抄下来,要寄给曹老师和赵先生,收入陈炽的文集里出版。老校长端了两张椅子,说,我们到小院里,凉快。
陈英锷没有直接跟陈金讲起陈炽的故事。他说,我快古稀之年了,经历过不少风波,许多事情弄不明白。我这年纪了,照理说该耳顺了,该不惑了,那其实那只是不去想,不去思考,其实是还有疑惑的。陈炽虽然是我家伯祖,我家大爷,其实我没读懂他的书,毕竟我文化不深。赵先生来了,我把疑惑提出,他跟我一讲,我才知道先祖都思考过。
陈炽有这么厉害?你跟我讲讲。
陈英锷反问,你上过中学,现在是不是有一门课叫政治?你是当作杂科还是正科?陈金说,小学初中语数才叫正科,到了高中政治也要考的,也是正科了!陈英锷说,学过“政治经济学”?陈金说,高中学过,比如剩余价值之类。
陈英锷说,陈炽研究的,就是“政治经济”。赵先生说,《富国策》原著叫做“政治经济学概要”,我们中国人翻译成了“富国策”。你说不想学英语,说陈炽也没读过英语,但陈炽翻译《富国策》就知道,英语是多么重要!他为什么要重新翻译,就是通过懂英语的朋友知道原著了不起,而中国非常需要这些知识!赵先生说,外国的好东西要学过来,不学好英语不行啊!所以你一定要学好英语和政治!
陈金说,有机会继续上学,我要向陈炽学习,学好政治和英语!
陈英锷说,先祖的那几本书,至今对我们还很有启发!你说,现在是什么年代?对,改革开放年代。赵先生跟我们说,你们有没有想过,现在的改革开放,跟陈炽所在的晚清时代,构成非常有意义的对比。你看,那时是变法,现在是改革。那时是被动打开国门,现在是主动打开国门。那时是不平等条约,是坚船利炮,现在是招商引资,是劳动法。所以,遇到的许多问题惊人相似。
陈金说,我们国家现在不挺好吗?能遇到什么问题?
陈英锷说,如果不是赵先生讲,我也不知道。你别看改革开放了,分田到户了,我们国家就欣欣向荣了。但是国门打开了,好多人就朝西方看过去。学洋人的科学技术也没错,但有些人就说中国不行,制度不行,要走西方的路,闹起了“资产阶级自由化”。赵先生是担心,这思潮光批判一下是止不住的,需要陈炽这样的人能把道理讲清,这就叫意识形态。那些人表面不说了,但心里不服,几年后还有可能兴风作浪。所以,改革开放的年代,仍然需要像陈炽这样的思想家,能像《庸书》一样把道理讲透。
陈金说,难道陈炽真是天才?能知晓百年后的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