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阅读记录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陈炽陈金廖玉 > 第42章 新屋

第42章 新屋

    第42章 新屋(1/2)

    从梅江河岸到横背,还有十里山路。陈炽挑着自己的行李,虽然有些吃力,但还是脚步轻快。春风为乡野增添了无限的生机,桃花不时从土屋边冒出三两枝。鸭子在水陂里嬉戏。良田美池,桑竹茂林。春耕的人们吆喝着为牛儿加油。仍然是落后的生产场景,但陈炽还是感觉温馨。

    这是晚清赣南山地中生动的一幕。一个京城回来的五吕官员,挑着一担笔墨纸砚,奔向深山沟谷的土屋。那书生在春阳直射之下,脸上渐渐沁出了汗珠。如果迎面遇上,不知者为会这书生深表同情。这简直就是个落魄书生,雇不起仆夫,行李中只有些无用的纸墨。谁又知道陈炽此时心头充满回乡的快意呢?陈炽不急不慢,东张西望,哪有落魄的样子!

    对于故乡,太熟悉了,仍然是风景!时光把这一切推远,又送回到陈炽的眼前。故乡是一壶黄酒,而乡愁是最好的酵母。对于在外头奔波的游子,生身之地的一切,不管破败还是繁华,都变得像母亲般和蔼可亲。只是,回到赣南,看到乡野,陈炽习惯性地想起了家国大事。

    陈炽想起了自己的调研文章《务农恤商劝工说贴八条》。这些年身在户部,他在文档表册上看着天下苍生,也到过全国各地,比如视察过海丰惠州的洪水,比如参观苏州的蚕桑,比如看过金州、登州、复州、莱州的海港船只。在陈炽眼里,不只有诗酒之会上的嘉宾文友,还有那些大地上奔忙的人。是的,不管民族如何危难,家国如何衰败,这些弯下的腰身都是社会运转的轴承,这些劳苦的汗水,都变成户部册页上的财赋,丁,漕、盐、税、厘。正是这种感慨,让陈炽奋笔疾书,通过户部上呈了一个折子:《务农恤商劝工说贴八条》。

    只是,家乡这些耕作之农,显然不会读他的文章。但这些家乡的乡民,却是他著作的背景。比如他建议劳务劝垦荒田,就是想到客家先民在赣南深入群山开田垦荒,跟西北东北、中原万里风沙茫茫的荒芜形成鲜明对比,从而助力托起了中国四亿人的饭碗。但那些文章,是供给朝中的参考。有人说,书生百无一用。无用吗?劳力与劳心,贡献自是不同,方式自然也不同。陈炽看着原始的耕作,叹了一口气。是的,相比于那些负轭的耕牛,陈炽身上只有一只砚台可以服务这个社会。

    峰回路转,村口到了,一条山路从溪涧边伸向山坡伸展,远远就看到林屋。这就是父亲当年为了考学而特意迁居建造的房子。父亲已去,土屋犹在,新房快要完工。在这个叫横背的山村,父亲走完了自己的人生。土屋确实简陋。当初,父亲只是为了安身于此,并未对家居作更多的安排。如今,两兄弟各有家室,人口陡增,建新房的计划父亲在几年前就提出来了。

    陈炽想起了作舟先生当年跟爷爷的劝言,将来陈家建新房,不要继续建在山沟沟里了,可以到蓼溪安居,这里江景宜人。陈炽说起这个往事,但父亲一口否决了。原因是拖家带口,加上赖以生存的田地,无法带到蓼溪。陈炽又说,能否移居小镇或者县邑?这样自己回乡也就方便多了。但这需要丰厚的家底。陈炽叹了口气,怨自己无能,虽说人在户部替全国管钱,但管的是国家的钱,别人的钱,自己那点薪水,还是算了!

    确定在横背建房之后,父亲就准备建得高大雄壮。这是陈家门面。陈炽对房屋的格式思索颇多。这些年,陈炽游历全国,各种风格的私宅见多识广。但是陈炽还是觉得建成客家传统民居。青砖小院,就像作舟先生在蓼溪的建筑。但这青砖小院,可以融入一些当下的建筑新材料,比如玻璃。这样中西结合,以中为体,以西为用,正如时下的中西学之争。

    建多少间房子,每间房子什么功能,陈炽都和父亲一起反复考虑。正是这种建房的规划,让陈炽得到著作的灵感。他要献给这个时代的大书,必须是宽宏大量,收纳丰富,融合中西,美观实用,经得住风雨,装得下天下和苍生。一百间房子!陈炽心里热乎起来!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建筑!不只有庙堂,还有江湖。不只有皇宫,还有乡野。不只有大海,还有内陆。不只有政治,还有经济。不只有功名,还有义利。不只有中学,还有西法。吐纳万里,胸怀天下。这房子,是吸纳所有著作又出于自己的洞见。它是一个庞大的体系,而不是简单地重复堆砌。它必须体大思精,呕心沥血。

    陈炽越来越想动笔,但他忍住了冲动。他准备不够,还需要不断规划,否则这一百间房子不会有出奇之处。他要阅读太多的书籍。那些报纸,那些西书,那些同文馆译出来的《富国策》们。那些使节的著作,那些同道的文章。他想起了李白。传说这李白著作过一部《宣唐宏猷》,但没有看到过此书。李白的老师赵蕤写过一本《长短经》,自己倒是读过。这真是可惜的事情。对于大才李白,就算是政治经济类的文字,也可以写得文采斐然。这是肯定的。这是他对《富国策》惟一不满的地方:词旨平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热门推荐
慕长肆洛栖云 青蕴洛靳淮 吴凡逆苍 陈仓 被逼替嫁植物人,我会点玄学怎么了 乡村风流韵事 叶无畏 说好的顶a男主,怎么都变成o了 诸天分身:我开启了灵气复苏 苏歌秦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