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阅读记录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陈炽陈金廖玉 > 第33章 新婚

第33章 新婚

    第33章 新婚(1/2)

    从北京到赣南,明明是一两个月的行程,陈炽这趟回家硬是花了三四个月。父亲对儿子的迟归有些不满。但毕竟儿子荣归故里,陈斌也没有加以责备。

    望着京城回来的儿子,陈斌表情丰富而复杂。父亲打量着儿子,儿子观察着父亲,鼓励,欣慰,感叹,沧桑,彼此的目光交换着各自对人世的体认。还有接力棒冲刺成功后的喜悦。陈炽没有问,来信说家里有事,到底是什么?不会是特意回来摆个宴席吧?

    巨大的喜讯降临了天子峰对面的这栋土屋里。母亲都高兴得笑出了眼泪。而那笑容放大了她的衰老。陈炽看着母亲的几丝白发和几缕皱纹,不禁有些心酸。这个科举之家,耕读之家,实在不容易打理!

    儿子考上了京官,这对于瑞金,对于智乡,对于陈氏家族,都是个大喜讯。这样巨大的喜讯,这个叫横背的小山村,需要慢慢消化。摆一道喜宴是少不了的。读县学的弟弟回来了,生病的爷爷从黄柏接过来了,外公外婆从黄石下来了,族中的长老也从白溪来了。亲朋宴后,道贺的人仍然络绎不绝。

    最隆重的道贺,当然要数已赴任瑞金训导之职的欧阳元斋。他不等陈炽去县城造访,就坐着官轿走了两天,来到梅江边的小山村,为智乡制造了隆重的声誉。这当然是元斋需要的效果。一个分管教育的县官,来庆贺朝考成功的陈炽,再名正言顺不过了。

    元斋在陈炽家的土屋里逗留了半天。他也是来自耕读之家,对陈炽的小山村感到亲切。他跟陈炽聊起了来赣南一路的艰辛和收获,比如全南的群山,比如八境台的壮丽,他把这些都写进了诗歌,等着陈炽有空时交流切磋。但他知道陈炽家中忙碌,也不作久留。他听从陈炽的安排,顺路观览了一番梅江风光,同时以训导的身份莅临仰华书院。他在书院的讲席上坐了会儿,跟学员谈人生谈理想,当然也把陈炽树为榜样。这相当于后世官员到学校上了堂思政课。

    友朋散去,小山村重新安静下来。在土屋的油灯前,陈斌说起了正题。父亲对陈炽说,男子二十弱冠,女子十五及笄,你如今年届二十一了,早该行冠礼和娶字了!不知道你在京城有没有取好字号?陈炽说,考卷和行世都还用的是父亲小时候留下的名字,家瑶。冠礼取字,得等父亲来赐给。

    陈斌说,冠礼已过,那张朝考的金榜就是最好的冠礼。但这字得取了,你按族谱字辈号喜炽,我看取字,就叫克昌吧!《诗经》说“克昌厥后”,希望你前程万里,子孙昌大!陈炽谢过父亲。又听父亲说:要子孙昌大,首先得解决终身大事,我和你母亲找媒人为你定了门亲事,写信叫你回来,就是这个事!

    陈炽这才知道,要他从北京归来原是父亲为他张罗了一场婚礼。母亲说,儿子啊,你在京城几年,不知道有没有找到合适的女子?如果没有,我们帮你找的这个不错,女子是本村的刘家,生得周正,主要是做事勤快,我们家正需要这样一个儿媳妇!

    陈炽听了,心中有些茫然。他对婚姻之事从未考虑。若说心中的女子,他倒是有一个,那就是芙窗。但他知道一个歌者,是不可能得到父母的承认,何况现在父母已经有了媒约。突然身边来个刘氏,陈炽又心中不愿。

    陈炽说,我在京中忙于考学和上班,没有想过终身大事,这事需要父母作主!父母听了,自然是高兴,谁知陈炽话锋一转,又让父母焦急。

    陈炽说,这趟归来,我是另有打算。我还想继续考学,朝考毕竟不是正途,我还想从乡试考起,到时把进士及第的牌匾弄进宗祠里,这样才算光宗耀祖。

    陈斌说,你是说你一时还不想成家吗?这肯定不成!按我们梅江边的风俗,男子十五岁就可以结婚成家,你不是喜欢看魏叔子文集吗?魏禧十一岁考上秀才就订了婚,十五岁就结了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热门推荐
娱乐:从跑龙套开始称霸娱乐圈 顾欢肖霆宇 拾取:被迫加入组织,苟到至尊百星 四合院里的小生活 林峰 云清 苏念念谢璟珩 夏凌烟段正阳 林火生 谢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