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诗友(1/2)
虎丘,春秋时期吴王阖闾的离宫所在地。东周时期,阖闾在吴越之战中负伤后死去,其子夫差把他的遗体葬在这里,据说葬经三日,金精化为白虎蹲其上,因号虎丘。经历多个朝代,虎丘一直是苏州胜地。到了清代,最为兴盛,先后建起了万岁楼、御碑亭、文昌阁,以及行宫含晖山馆,重修大雄宝殿、千佛阁。太平军打到这里,成为战场,沦于战火。陈炽来的那年,山寺殿宇略有恢复。
虎丘之游,陈炽可真体会到了王勃《滕王阁序》所说的“四美具,二难并”。这是陈炽此前从来没有体验过的快意人生。贤主嘉宾,好诗美景,这帮自发而聚的文朋诗友,一路观景谈诗,也谈人生谈理想,让陈炽的诗歌才华空前迸发。这当然有在友人面前露一手的想法。
由来大藩地,岂曰财赋强。江苏诗友强大的团队,让陈炽和陶福祖感到压力。两人是客场作战,虽说是来自京城,但代表江西而来,陈炽和陶福祖当然不想丢了江西士子的脸。勒深之这家伙,应该算哪队呢?也不好说。生于赣而居于苏,得两地人文薰染,又是这次友谊赛的组织者,不能指望他替江西诗人出头。
大家在虎丘见了面,一一报上名来,互相认识。这些吴中子弟,果然个个有一手。当然,这是废话,没一手勒深之也不会跟他们来往。
这个蒋公颇,真有点江苏队头儿的角色。难怪陶福祝那年虎丘相会后,诗歌里频频提及这人,并且以勒深之引见为幸,又是赠诗又是话别。一到章门,蒋公颇就递来几个作品,说,陈炽贤兄,读读这几个作品,看看如何?
这是诗人的见面方式。就像手艺人做了个得艺玩意儿,喜欢得到人家赏识。如果双方初次见面,递上的往往是压箱底的得意之作,自我感觉良好,但又有些拿不准,心里忐忑,希望得到赞扬。如果是熟人了,就可能是新近之作,需要得到友情支持和深刻认可,看出进步和新变。
陈炽读了,自是当面赞扬一番。刚刚见面,对递来的诗歌就算不以为然,也得先点赞一番。如果是老熟人,接下来也可以来一个转折,说我以为如何如何。关键是这蒋公颇确实有功力。这初见之礼,果真是一批直挺英豪的作品。没话说,点赞:凤皇扬清声,众鸟无容仪!这等于说,你这凤声一出,其他的诗人就是凡鸟了!这评价让蒋公颇非常开心。
一路上,蒋公颇和陈炽两人引为知音。喝酒吧,酒逢知己千杯少,陈炽数着,这蒋公酒量惊人,一杯又一杯。这蒋公子由于心情不错,高歌激越,华言恢诡,英姿勃发,即兴为陈炽创作了几首酬赠之作。陈炽当然也得回以诗礼。
晚上回到住处,陈炽临睡前打开砚台,借着一些醉意,一边研墨想着白天的游历。这些吴中子弟,真是个个俊才!这些天能跟这些人诗酒相会,自是福气。如果不走出山村,如果像父亲那样虽然中举了但还在候补瑞金的教谕之职,那就没机会出来浪一浪。当然,这得感谢这方砚台的功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