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男装(1/2)
比起翠微峰,陈炽觉得仰华山称不上险峻了。陈炽爷爷的爷爷,也就是陶轩先生,跟当时的瑞金县令恽敬非常要好,两人曾经起相约爬过此峰,并留下文章。陈炽在家中是读过的。当然,他也读过魏叔子的《翠微峰记》。此番攀登,虽说友人一路指点,其实眼中的视角,处处还是先贤的烙印。
果然,苍苍横翠微,大地竖险峰!
此峰要手足并用,才能攀登。恽敬是个细心的游客,立志要当后世的导游,把登山的步子、歇气的平台,数得清清楚楚。崖壁倚立俯仰,互相隐闭,北崖的石磴有三十六级。没路了,接着是梯子,爬上十六级,出了洞穴,有个木头做的台子,可以稍稍休息。再手足并用,攀爬梯磴二十八级,又有平台,却不能歇息。又十七级上到第三巢,八十三级上到第四巢,就出了悬崖峭壁。
陈炽到了山顶的时候,天地重新开阔,太阳照耀群山。再走八十三级石阶,就该到易堂了。但是,山顶上只有空坪,易堂已经毁废。这是恽敬早就在文章中告诉了陈炽的。陈炽怅然地望着旧址,想起了仰华书院。幸亏书院是智乡十八族的公益事业,否则也不能坚挺两百余年。易堂只是九个文人的天地,而仰华书院是两百个少年的学府,一届接着一届,背后的支撑截然不同。
友人指点易堂边的一处旧房子,说,这就是魏叔子的住所。三个人在易堂边盘旋良久。陈炽说,听说易堂起了一次争执,对八股文有不同的看法。
魏菘园和李啸峰应道,是啊,我们县学的先生也说过这事,先生受八股之害不能中举,跟我们讲这八股实在可恶,魏叔子就极力反对。我们也是这样,至今这八股还让们不得安身,把我们赶到了金精洞!
陈炽,哦,我们仰华书院的山长倒是开明,告诉我们要顺其自然,八股只是容器,无所谓好坏,我们不妨习而用之。你们先生是如何说的呢?
魏李两人于是各扮一方,各执一词,演起了“魏邱之争”。这种争论,据说在宁都流传悠久,但从不影响宁都一代代学子安心苦读。一百多年后,宁都有个学者叫谢帆云,还把这个争执编成了白话文。
魏禧:我是不能再做八股文了,这八股文让人只读四书五经,又句句排比对偶,怎么能开阔眼界写好文章呢?
邱维屏:冰叔,四书五经的精妙,字里行间藏得很深,不钻研八股文,怎么去发现?发现不了,又怎么光大圣贤之学?
魏禧:邦士先生,在四书五经里打转转,只是模仿圣贤的口吻,学了皮毛罢了,就像婢女学夫人,怕是越学离圣贤越远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