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渡口(1/2)
陈金是被吉普车的喇叭声惊醒的。他在梦中见到了高中的女同学,大胆地拉着她的手,带着他坐上班车回到了梅江边,吃上了母亲制作的擂茶、米果、酸辣椒。禾苗青青,梅江两岸的戏台上采茶戏正在热闹上演,乡民称之为“禾苗戏”。陈金趁两人看戏之后在竹林里散步的时分,正想进一步做点什么,讨厌的吉普车就闹醒了他。
他抬头一看,车上下来的,正是那阅览室里看到的几位专家。赵先生,曹老师,范站长。从那司机来看,是彭书记为他们安排了专车。范站长看到陈金在渡口,就赶紧问渡船的情况。
梅江洪水泛黄,吐着泡沫,几条木排在江上荡过。梅江两岸,高大的柳树、桤树、樟树不时一晃而过,换上新叶的枝条探到了江面。两岸的河湾,总有几棵会是放排人的目标。它们是理想的系排之树。对岸的水口村就有这样一片河湾,隐隐泊了一些木排。
那只渡船也在隐约其中,或隐或现。范站长拉长声音,喊起了渡船。陈金说,看样子躲洪水去了,喊了也是没用的,我喊破了嗓子,都等了一个中午!范站长说,幸亏来之前在镇里时给村委打了电话,先联系好了这渡船。这洪水看着是要退了,书记估计得不错。
果然,渡船移出了对岸的河湾,朝上游的岸边划去。不久,又大胆地朝河中划来,借着水势,来到了这边的渡口。范站长把吉普车停在了村子的屋场边,就带着几个人下船。船工是一个中年人,泊船后把一块木桥朝岸上抛来,稳稳地接通了水陆世界。
陈金把化肥挑上了渡船。船工是个中年人,向陈金收船钱,陈金说了父亲的名字,也就罢了。陈金知道,这船是几个村集体置办了,船工对村民不收钱,但对外地人则收。船工又向赵先生和曹老师收钱,范站长告诉他是镇政府的贵客,船工觉得不好意思,一声不吭就转到船尾拨篙开船。
范站长跟着来到船尾,为船工递了支香烟,询问一个叫陈英锷的村民。船工说,陈炽的后人?我们只知道有个大人物叫陈家瑶。
得知陈炽就是陈家瑶,而且要找陈炽后人陈英锷,船工非常吃惊,悄悄地跟范站长耳语,省里的专家来研究陈炽?不会是来盗墓的吧?这几年社会上不时风传盗墓的事情。人们想发财想疯了,地上找不到金子,就想找地下的。你看这梅江两岸,可以下手的墓地不多,最危险的自然就是陈炽的墓地了!
范站长笑了起来,说,不是盗墓,最多算是考古,他们是来自省社科院的赵先生和县文化馆的曹老师,人家带着公文呢,你警惕性也太高了!
船工说,可不是,我也自小知道陈炽是小镇的重要人物,听说他在京城做了大官,非常有钱,传说在省城还有他家族的产业,但他是个为家乡着想、为老百姓着想的好官,他的墓地要是被挖了,丢的就是不只是陈家的脸,也是我们小镇的脸,政府的脸!
范站长说,真是这样?我们倒是想要全面了解陈炽的资料,就是不清楚该上哪里才能找到。船工说,你们是一伙的吧?看你是镇里的干部,我也就信你,如果是他们自己来调查,我们才不会告诉他们的。
渡船到了河中间,南岸忽然传来喊船声。船工嘟哝说,吼你个鬼头脑,早几分钟到不就好了?!偏偏拉下来,可不怪我不回头,这船里载着是大专家!太阳拨开云层打了下来,陈金觉得有点热,一起钻到了前面的船篷里。陈金回头朝岸上看去,对那个喊渡的人有些幸灾乐祸,心里暗暗地说,喊吧,喊破你的嗓子也没用,我等了一两个小时!这渡船是为专家开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