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国变(1/2)
初升的太阳在梅江铺下霞光。白雾像大地的袍子在河谷间飘动。陈炽起来的时候,两位老人也起来了。虽然宿酒并未全消,但毕竟人老了睡觉时间就短,天刚亮就醒来。人间信息在脑子里反刍,躺在床上是折磨,不如起来放空。陈炽被梦中的长毛吓醒。否则这个年纪正是渴睡。
这一天,泰骧打算带着陈炽在蓼溪好好放松。这是无比悠闲的秋日。集日刚过,文社的典礼还在明天。作舟先生问两人睡得如何,接着就带着两人出了屋子,到蓼溪西头看雾景。从东往西,沿江而下,雾景果然好看。
太阳还没有从东山升起。秋天的河谷大雾弥漫,汹涌奔放,像是要重新改造弯曲的河床。梅江在五六里的上游拐了个大弯,南北走向变成了东西走向,大雾受到山岭的阻挡,又改向蓼溪扑来。蓼溪的树林漂浮在白色的雾气中。江面的滩石全无影踪,中洲浮岛像极了蓬莱仙境,在雾中载沉载起,蓼溪八景之一的中洲树色,或隐或现。
梅江的风光,轻轻拂动了陈炽最初的审美触角。按照心理学家的分类,人格可以划分为实用型、审美型、伦理性。陈炽看来是审美型的人格。他之所以不单是思想家,之所以还是个诗人,与他所遇的艺术熏陶和审美风气有关。
陈炽站在蓼溪码头,除了赞叹一声“好美啊”之外,就试图调动艺术素养,再次朝处女作诞生发力。但他马上发现,自己受到了束缚。他的思维跟随前人的诗句在转动。这时作舟先生诗兴大发,吟诵起来:“培植深林久历年,而今洲坞竞争妍。丛丛美阴绵双水,色色浓梢拂远天,红叶未曾沿径扫,绿阴最好枕琴眠。环村古木犹如此,洄溯伊人尚宛然。”
爷爷听了直说好诗,问是何时所作。作舟先生说,这是别人写蓼溪八景的诗句。随即他又开始了对陈炽的检验。他问陈炽,《诗经》中也好多描述树色的诗,可否吟诵一首,以应眼前之景?
陈炽想了想,说,我喜欢那首《棫朴》。芃芃棫朴,薪之槱之。济济辟王,左右趣之。济济辟王,左右奉璋。奉璋峨峨,髦士攸宜。淠彼泾舟,烝徒楫之。周王于迈,六师及之。倬彼云汉,为章于天。周王寿考,遐不作人?追琢其章,金玉其相。勉勉我王,纲纪四方。
作舟先生说,人们说读《诗》,可以多识虫鱼草木之名,但你读《诗》不但喜欢草木,更喜欢草木背后的人事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