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阅读记录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陈炽陈金廖玉 > 第14章 做客

第14章 做客

    第14章 做客(1/2)

    那是五月下旬的一个凌晨。这个叫横背的村子还在赣南群山中沉睡,像襁褓中的孩童。天子峰顶上,启明星的驾临还早着呢。父亲陈斌却披衣起床了,点亮了油灯,来到另一个房间把陈炽叫醒,说,走,今天带你去做客!

    木板床上,六岁的陈炽正在酣梦。孩童尚未开蒙入学,每天把渐渐长出来的力气撒到山野,疲倦制造了酣畅的梦境,演绎五彩缤纷的情节。父亲的叫唤,混淆在这些惊险的情节之中。陈炽转了个身,朝向四岁的弟弟,继续梦中的情节。陈斌伸手把他轻轻推醒。

    陈炽听懂了父亲嘴上“做客”两个字。他指了指床上四岁的弟弟,随后明白了父亲的意思,今天只带他一个人去。

    陈炽看了看父亲身边的物件,试图从中判断路途的远近。以往正月的时候,父母带他去往外婆家,准备了一对谷筐。翻山越岭,小陈炽坐在箩筐里,晃晃悠悠,感觉挺有趣。在弟弟出生之前,挑子的另一头是腊肉和果品,以及压筐的石头。直到弟弟代替了这石头。

    但父亲的身边没有挑子。陈炽明白了,今天是要用自己的脚板走着去。

    父亲从房梁上摘下一只火篮,放进几片松明子。点燃之后,两个人走出了屋门。这是陈炽第一次走路出行,虽不是远行,但要靠自己。父子两人沿着小路来到村口,溪流跌落在一座石拱桥下。拱桥边几棵高大的树,像是村子的门户。溪头就是村口,山路分成两条岔道。父亲说,朝这边走,我们去里坑。

    里坑?陈炽努力回想,试图想起这里有什么亲戚。陈炽对山村外的世界一无所知。正月来的亲戚他固然熟悉,但并不知道来自何处。他们的来处,跟天子峰上的太阳和月亮差不多。过年过节,爷爷也会来看望他。爷爷的村子叫黄柏,这陈炽倒是知道的。

    翻山越岭走了一段路,陈炽并不觉得费力。他大口吞咽山野的新鲜气息。初夏的赣南充满这种新酿黄酒的气息,让人沉醉。父亲并不多言,只是不时回头拉他的小手,提醒脚下的沟坎。火篮像一颗流星在赣南的群山之中滑行。不一会儿流星有了归宿,一座小山村出现在火光照亮的视线内。

    这就是里坑村。里坑与横背,其实是隔一道山梁的两条山坳。山坳的溪河往下走,就汇聚成一条更大的溪河。如果沿溪而行,出横背水口拐个弯,再沿溪而上也能走到。但这是老人的走法。这条路像是跳绳时绳子落在地上,而另一条则是抛到空中,那就是直接翻过山梁。年轻力壮,孩童雀跃,当然喜欢抄近路,只需要出点汗就能到,不过两三里路。

    走在山路上,小陈炽暗想,难怪父亲让他自己步行。一张熟悉的面孔出现在陈炽眼前。父亲叫他陈为理。陈炽见过,不时来横背帮助他家干农活,和父亲聊天饮酒。父亲是一位读书人,而陈为理是纯粹的农夫。陈炽不知道两人是如何亲热到这般地步,简直像亲兄弟一样。

    多年之后,陈炽京城归来为陈为理写墓志铭,还对这位长者印象深刻,对这位父亲的好朋友,这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充满敬意。

    陈为理招呼着两人进了屋内。他拉着陈炽的小手说,真是稀客,贵客,我们家今天来了个小神童!早就盼着你能来,来教教我家里那几个调皮的孩子!他们就成天想着玩,不愿意接触书本。

    为理家的几个孩子还在睡觉,陈炽醒了之后不打算续个回笼觉,加上来到了陌生的山村已经睡意全无。他谢绝了父亲的安排,就坐在门槛上,看着村子慢慢褪下夜色,热闹起来。

    里坑跟横背一样,只有十来户人家,而且各自分散在山坡沟谷。这时,屋子前走来一个陌生人,背着一只竹扁篓,看上去有些沉。只见他把竹篓往门角一放,说,热水烧好没有?

    各种刀具磕碰的金属声响,也在提醒着主人。父亲对为理说,杀猪的师傅来了!为理马上迎了过来,说,早就等着你了!这么远的路辛苦你跑一趟,先喝口水吧!屠夫却摆了摆手说,还是早点动手吧,天眼看就要亮了,这猪肉还得挑到小镇,得赶上第一渡。

    父亲说,这猪肉是送去启堂文会办酒席用吧?屠夫点了点头,说,可不是,每年五月下旬文会要算账,看收了多少租谷出了多少花红,智乡十八姓的头人都要来,在小镇吃一天宴席,今年又是十来桌,还不是族人们的钱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热门推荐
王坚 青梅加青梅,论闺蜜的养成日记 血色苗裔 周览 沈长歌宗政越 文娱:从神曲开始杀疯全球 纯爱的我,只是爱错了人 寡嫂告发,权臣休想强制爱 袁望苏雅林轩 夏裳裳薄司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