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贵妃笑得合不拢嘴,眼中满是钦佩之色:“皇后娘娘果然高明啊!如果太后的柔淑长公主,也像端淑长公主那样,面临远嫁和亲的命运,那她岂不是要焦头烂额?到时候,她哪还有精力顾及臣妾?”
魏嬿婉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丝得意:“是啊,本宫也听说了你父亲的门人即将出使蒙古一事。如此看来,柔淑妹妹的婚期恐怕就在不久之后了吧。”
慧贵妃连忙道谢,脸上洋溢着感激之情:“多谢皇后娘娘的提点!”
魏嬿婉心中暗喜,她深知在上一世,当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前来求婚时,和敬公主与柔淑长公主的年纪都正适合出嫁。然而,在如懿的煽动下,富察皇后承受不住压力,只能将自己唯一的独生女儿远嫁蒙古。
但这一次,她巧妙地将蒙古和亲的事宜提前安排,而此时的和敬公主年仅七岁,根本不符合出嫁的年龄。这样一来,符合嫁龄的人选就只剩下柔淑长公主了。如此一来,她不仅成功保住了和敬公主,还能让太后无法称心如意。
很快,高斌门人出使蒙古回来后,蒙古博尔济吉特部便派来使臣,向大清求娶嫡公主以巩固满蒙联姻。
太后知道后哪里还坐的住,急忙召见皇帝来到寿康宫。
太后失去了往日的沉稳,脸色十分愤怒,说:“皇帝,你不能答应与博尔济吉特部的婚事!哀家已经有一个公主远嫁了准格尔,膝下只有柔淑,你不能把她也远嫁了去!”
皇上说:“皇额娘,满蒙联姻是我大清旧俗,是为了巩固大清与蒙古各部的联系,柔淑妹妹她是为了大清而嫁,嫁过去也不会吃苦。您不用担心。而且柔淑长公主本来一直养在諴亲王府中,与皇额娘见面的次数本来也不多,皇额娘大可以当柔淑妹妹一直养在諴亲王府就好了。”
太后怒不可遏的说:“皇帝,你说的是人话吗?你怎么可以叫哀家自欺欺人,以为柔淑没有远嫁!”
皇上也有些生气,说:“皇额娘慎言,儿子是大清的天子,天子的话是金口玉言,怎么不是人话?”
太后怒说:“皇帝,你难道要对你的额娘不孝吗?”
皇上冷冷一笑,说:“皇额娘抚养儿子多年,虽然不是儿子的亲娘,但儿子也不会忘记皇额娘的养育之恩。”
太后听到“不是儿子的亲娘”这一句,立刻变了颜色。
皇上又说:“譬如玫贵人最近总是向儿子进言,说柔淑妹妹不可嫁,让儿臣另选宗室女替柔淑妹妹和亲。哼,玫贵人可真是妇人之见,蒙古求娶的是嫡公主,皇室唯有柔淑妹妹和和敬公主两人,和敬今年还不满七岁,蒙古又如何不知,怎么可能用宗室女以假乱真?当然,儿子看在皇额娘的份上,也不会与她计较。”
太后听到皇上话里话外,明明是在暗示他知道了玫贵人是她派到他身边的眼线。脸色更加不豫。
太后深吸一口气,终于软下了架子,说:“皇帝,你就看在哀家扶持你当上皇帝的份上,把哀家的柔淑留在身边吧,她才刚过了十二岁的生日,她还那么小!”